竹皮河治理用上众多尖板眼,曾经的荆门龙须沟成景观长廊

  “现在水清了,再也闻不到过去那种让人难受的臭味,这里成了市民休闲好去处。”在荆门城区竹皮河边住了近40年的退休干部谌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市民们早晚都到河边锻炼,享受两岸的美景。
今日,记者站在荆门城区白云大道荆门桥上看到,经过综合治理的竹皮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潺潺”的流水声在耳边响起,河道两岸的绿化景观、各种造型让人心旷神怡。
发源于荆山的竹皮河,绵延70余公里穿荆门城区后汇入汉江,是汉江的一条重要支流。竹皮河一度成为荆门市的总“下水道”,曾经清澈见底的城中河变成“黑水沟”。近两年,荆门启动竹皮河新一轮治理,一条“水清、水生态、成景观”的生态长廊呈现在荆门市民面前。
  这不是竹皮河经历的第一次治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荆门市已先后对竹皮河进行了3次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但未根治。
  竹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资金投入大。因此在谋划竹皮河新一轮治理工作时,该市采取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以项目公司为主体进行融资,缓解政府短期的融资压力。
  最终,葛洲坝集团与荆门市“联姻”共同实施,由市政府和葛洲坝集团合资成立项目公司,葛洲坝集团负责筹集90%的资金并运营至2046年,运营期满后无偿移交给市政府,期间由市政府每年根据考核结果支付相应的管理服务费用。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对政府来说减轻了财政压力,就企业而言扩大了业务。”负责该项目管理咨询团队负责人、葛洲坝勘测设计公司高级工程师周厚斌介绍。
  “本次治理,以生态修复为主。”周厚斌介绍,在控源截污、生态补水、河道清淤的基础上,采用“效法自然,生态治理”的理念,构建河道水生动物群落、微生物系统,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和水体自净能力。
  此次治理修复中,采用很多“尖板眼”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用于江山水库净化——利用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降解水体中氨氮含量,提升水质并维持水质稳定;浮动湿地技术用于河道水质净化——通过在水体中搭建类似人工湿地的结构,原位降解氮、磷污染物,实现去除水体污染物、修复生态;污泥固化技术用于河道治理——河道中挖出来的淤泥,经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等方法将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固定或稳定在土体中,避免其对环境释放而造成对生物体富集、引发生物体病变。在科技的引领下,竹皮河水质得到大大提升,将达到地表四类标准。
  “竹皮河现在是‘一段一景观、一段一特色’。”荆门市住建委程总工程师介绍,沿河景观面得到重新塑造,景观风貌更加彰显本地文化特色,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更加开放。
  如今,竹皮河两岸现有直排入河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入河,并且在每个支流汇合口都安装了一套移动式超磁分离一体化处理设备净化水质,河水会更清。记者在东宝区泗水桥东侧的牌楼污水处理厂看到,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变得清澈明亮,达到国家中一级a标准。
  如今的竹皮河的河道中,现在不时有各种珍奇鸟儿翩翩起舞,钓鱼爱好者在河边悠闲垂钓。一条崭新的竹皮河,成为生态荆门一抹新的亮色,为市民的美好生活注入绿色活力。(记者 高伟 通讯员 易雅文)

昆明各学校多种形式帮助新生适应校园生活
亳州车主向车窗外抛物不仅不受罚还有礼物收?真相是……
即墨温泉荆疃成功回迁 两个故事值得一说!
湘潭市民政局:举办演讲比赛
印台区:楼子村以文化活动提升村民素质
竹皮河治理用上众多尖板眼,曾经的荆门龙须沟成景观长廊
市国土资源局严厉打击涉黑涉恶土地违法犯罪
自行车赛首次驶入平江景区,遇见最美赛道风景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以学促干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乐师附小:一(4)班运动会上展风采
翠屏区乡村振兴发展走进央视《聚焦三农》
与生命赛跑的30分钟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成功抢救高龄大出血产妇
“群机荟萃”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城市 三大智能项目落户南京
邓兴顺检查景区冬季承压类特种设备使用情况
三荷机场与湖北通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北京市平谷区区长汪明浩主持区政府第十次区长办公会
治理乱搭建乱摆卖 西干渠沿线市容环境变干净
我市出台实施办法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坚决打赢民族聚居地区脱贫攻坚战
市创建职能部门“双创”9月份考核 市工商局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