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济南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的情况说明


一、制发特困人员供养办法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情况
保障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民生安全网的重要举措,是坚持共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有之义,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先后建立起农村五保供养、城市“三无”人员救济和福利院供养制度,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2014年,国务院公布施行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将城乡“三无”人员保障制度统一为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我国城乡特困人员保障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该文件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6〕14号文件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6〕26号)及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通过制定本办法,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相关政策不衔接、工作机制不健全、资金渠道不通畅、管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切实保障我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
我局于2017年上半年进行了调研论证,下半年起草《济南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初稿)》,并征求了县区民政局的意见。经修改后,形成了《济南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了市发改委、财政局等14部门的会签意见,完善后形成最终稿。建议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该文件。
二、主要内容
共分总则、供养人员、办理程序、供养内容、供养形式、供养服务机构、救助供养资金管理及使用、部门分工及职责、社会力量参与、法律责任、附则共11章40条。
(一)工作职责方面: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县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二)对象认定方面:县区民政部门及相关医疗机构或委托第三方对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确定特困人员应当享受的照料护理标准档次。做好与孤儿认定政策的衔接,不重复保障。
(三)供养内容方面:明确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包括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两部分。基本生活标准应当满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所需,照料护理标准应当按照差异化服务原则,依据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务需求分类制定。
(四)供养服务机构方面:明确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作为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由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公益目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我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五)供养资金管理及使用方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所需资金、政府设立的供养服务机构运转费用等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六)社会力量参与方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民政部门要积极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的机制和渠道,为社会力量参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三、公开属性
该文件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内外网主动公开。

成都蝉联“国内最热目的地”榜首
成都游客什邡山区迷路 警民连夜搜山终获好消息
栖霞五福家园爱心助学 十年资助百名学子圆大学梦
宜城市加强新时代社区党建工作
市国土局总工程师张震调研乾隆湖凤西湖治理项目
关于印发《济南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的情况说明
珠山区里村街道曙光路社区开展创文明树新风工作纪实
郑州97.4万市场主体 纳入双随机抽查范围
宿豫开展建筑材料产品质量专项检查
聊城进一步提高外资质量和水平
厦门千亿现代物流业稳健前行
我市城镇居民首季人均居住消费1777元
市司法局多措并举传达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桑植县召开学校禁毒教育课堂教学比武获奖教师座谈会
河北省红字会到市中心血站督导调研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
诏安西潭镇:山河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全力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加强环保突出问题整改
2017"感动绵阳十大人物"赵符修:"两弹"战士 将国家秘密守了50余年
农业系统举行党风廉政建设大会
广东嘉士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把安全生产融入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