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去年,绵阳市民方女士通过微信和杨某某认识。去年5月,方女士在与杨某某微信聊天中提到自家孩子正准备读小学一年级,但听说学校名额有限,全家人都在为此事发愁。杨某某得知这一情况后,“好心”称自己在教育局有熟人,可以帮忙办理方女士小孩的读书事宜。
之后,杨某某还向方女士提供了帮忙办理情况的微信聊天记录以及帮忙办理的照片。方女士看到这些后,对杨某某的能力深信不疑,坚信自己遇到了“能人”。随后,方女士按杨某某要求,先后通过微信转账、现金支付等方式,向杨某某支付“打点费用”共计7825元。
然而,钱给出去了,孩子上学的事却没有得到解决。方女士多次催促杨某某,但对方却总以各种理由推脱。
意识到可能被骗后,方女士向警方报案。2017年12月,杨某某被警方抓获,同月28日,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今年2月,游仙区检察院就此案向游仙区法院提起公诉,指控杨某某犯诈骗罪。近日,游仙区法院依法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
庭审中,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杨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院审理查明,杨某某谎称认识教育局领导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先后多次骗取受害人近8000元。法院认为,被告人杨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成立。被告人杨某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坦白,依法可从轻处罚。被告人杨某某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且得到被害人书面谅解,可酌定从轻处罚。综上,遂判处杨某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7000元。
法官提醒
家长需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如今家长们都十分关注孩子的读书问题,为了给孩子提供优越的教育资源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们可谓费尽心思。不法分子恰恰利用了这点,以教育局、学校有熟人等各种理由来诈骗家长们。家长对于身边出现的拥有资源的“热心人”需要特别小心,提高警惕,需要仔细核实他们的身份信息。
为避免上当受骗,广大家长应明白学校的招生程序,所谓的“补录”“内部指标”往往都是骗子杜撰的谎言。同时了解学校的招生计划,学校的招生都有相应的政策依据,不要听信缴纳费用即可办理入学的谎言。(王建 张倏越 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利宾 实习生 李浩瑄)
编辑:周方方
皖北康复医院(淮北职防院)“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揭牌
友谊县领导深入党建联系点调研指导
市质监局开展“世界标准日暨标准推动质量提升”主题活动
佛山市首个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投入运行
市城区蕴华西街便民市场建设工地,工人们正在加紧作业
"能人"谎称教育局有熟人 诈骗学生家长数千元
娄底启动中小学生“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 平安校园行”活动
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转发省经信委关于做好2018年度省企业技术中心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
贫困“两癌”妇女获领救助金
曹路宝专题调研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工作
蚌山区纬二路街道党工委开展《我学十九大》专题研讨
2018-03-25“快乐童行”市儿童福利院探访活动
淬炼新作风 展现新作为
提醒| 春耕时节农民购买使用农资注意这五方面
铜梁安溪镇:毓青山上鲜花公路惹人醉
全力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我省今年拟开设跨境电商人才集训班
李志红主持召开区五届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
刘中生到黄泥塘督查基层党建工作
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原市促进就业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