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穰村古石柱及其楹联考析

一个村子,有32根清代初期或中期的石柱。其中,有20根保存完好,有14根柱上刻有楹联。14根石柱有8根柱上的楹联与建筑物共存,保护完好;有2根虽与原建筑物分离,仍较完好。这些古石柱上的楹联,联语高雅生动,耐人寻味;书法古朴灵动,直追魏晋;刻工一丝不苟,颇见功夫。这些石柱与其附着建筑物戏台、民居、牌楼、庙宇,彰显明清建筑风格,高大精巧,气势不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体现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古代文人雅士的才气与雅趣。
这个村子,就是移穰村。
石柱沧桑
移穰村的32根古石柱,村人称为“32根露明柱”。这些古石柱历经300多年风雨侵蚀而不掩其色。站在石柱跟前,仰其容,观其色,或巍然屹立,精神抖擞;或似有倦容,陷入回忆;或肢残体缺,无尊无荣……不免让人顿生感慨。
32根石柱分布及现状如下:
1.东戏台4根,立于台前。移穰村有东、西两个古戏台。两个戏台建筑规格、大小一样。1969年,西戏台被拆。20世纪90年代东戏台因台顶年久失修,遂改为水泥浇顶。这样,整体建筑风格不复存在,但4根石柱及其柱础,台边石雕无恙。东戏台石柱每根高3米,截面为正方形,边长0.25米。4根石柱均刻有楹联,西、东边柱为一副16字联,2根中柱为一副13字联。4根柱楹联均为阴刻。
2.原西戏台有石柱4根,立于台前。西戏台原址的结构是台下璇石阁,石阁作东西通道;阁上建戏台。1969年,村里拆除西阁,台下接原石阁加长,南北加宽修建舞台。拆除后,戏台的4根石柱被弃于一边,无人问津。后来,石柱被当作一般石头垒在村舞台东、南边广场墙上。此时,尚较完整。偏又有村民用载重汽车拉煤,路过舞台将垒在墙上的石柱撞倒摔折。目前,除一根较完整外,另一根断为4截,另两根仅剩2米多长,余4米多皆无踪,甚为可惜!除石柱外,其他石雕件遗弃丢失。西戏台4根石柱每根高3米,截面为正方形,边长0.25米。4根石柱均刻有楹联,西、东边柱为一副23字联,两根中柱为一副20字联,4根柱楹联均为阳刻。
3.原三义庙(老爷庙)石柱2根。移穰村三义庙原址在东戏台对面,建于光绪元年。庙宇辉煌,香火旺盛,庙内有刘、关、张塑像,牌匾甚多,还有10余面碑刻。1958年,庙宇被拆,欲建剧院。为此,还拆迁了一些家户,做起了建筑基础。后被搁置。到了20世纪70年代,村里在原基础上做起两层建筑,楼上为村办公室、会议室,楼下为东、西相对两排窑洞,用作仓库。三义庙遗有石柱2根,每根高2.6米,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0.28米。柱上刻有一副15字楹联。这2根石柱被当作一般石头垒在上村舞台台阶北面的墙上,柱上楹联字迹裸露在外,其中一根保存较完好,另一根断为两截。
4.寿圣寺牌楼2根。移穰村的寿圣寺建于唐初,是州内有名的寺院。寿圣寺的牌楼非常简约,牌楼有两根石柱支撑,横搭一石条,上书“寿圣寺”3字,顶部为筒瓦盖顶。后来,牌楼被拆,石柱不知所终。
5.村学场坪(今舞台广场)牌楼4根石柱,后牌楼被拆,石柱遗失。
6.村西沙岭李氏牌楼坟4根。李氏牌楼坟位于村西白娘公路往南约300米处。该牌楼为四柱三门式牌楼。迎面(北)正门刻“李氏先茔”4字,左右侧门刻“钟灵毓秀”4字。背面(南)正门刻“陇西衍派”4字。气势恢宏,立有4根大石柱。
7.村南南山头李氏牌楼坟4根。李氏牌楼坟建于清道光年间,为三门四柱式。两根边柱各高2.95米,两根中柱各高3.55米。牌楼正面刻“山明水秀”4字,背面刻“风静气凝”4字。每根柱下方护柱石雕有石鼓,刻成清代钱币状,书“道光通宝”字。石柱总体完好,有两根中间有细微裂缝。
8.移穰村北院有石柱4根。正窑前檐立有2根石柱,高3米,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0.27米,柱础(也叫柱顶石、柱座)高0.45米,边长0.4米。柱上阴刻12字楹联。二门有石柱2根,柱前有挡石,柱顶嵌入木制雕梁结构,十分精致。北院一直有家户居住,这4根石柱保存完好。
9.老北院有石柱2根,立于正窑前檐,柱高3.05米,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0.23米,柱础高0.45米,边长0.38米。与其他石柱不同的是,北院这两根石柱分别由两根石柱相接,相接处上端为1.1米,下端为1.6米。柱上阳刻11字楹联。老北院一直有家户居住,石柱保存完好。
10.南院上院南窑前檐有石柱2根,高2.67米,截面为正方形,边长0.27米,柱础高0.4米,下宽上窄,下底边长为0.37米,上底边长0.34米。石柱1.87米处开槽嵌入木制结构。这2根石柱未刻字。南院一直有家户居住,保存完好。
32根石柱用途分布:用于修建戏台的8根,用于修建坟茔牌楼的8根,用于修建庙宇及庙宇牌楼的4根,用于修建公益牌楼的4根,用于民居的8根。
目前,32根古石柱保存情况是:
1.保存完好的20根:东戏台4根,北院4根,老北院2根,南院2根,沙岭牌楼4根,南山头牌楼4根。
2.石柱被拆,用作普通垒墙石但仍较完好的2根。一根是位于舞台台阶北面墙上的原三义庙石柱,为石柱楹联的下联:纲目崇正统尊刘抑曹紫阳方是同心。其中“曹”“紫”2字不清楚。另一根是位于舞台以东墙上的西戏台石柱,为2副楹联之一的上联:高悬金镜大千世界全包看眼前离合悲欢总是现身说法。
3.石柱被拆,用作普通垒墙石已破碎不全的4根。一是西戏台两副楹联之一的上联“珠灯正满璧月初圆趁宿雨晴时收拾悲欢寄歌舞”,字迹可辨,但已断为4截。二是这副联的下联,仅剩“福地长春洞天不夜向晚山青”12个字,且断为两截。三是西戏台“高悬金镜……”的下联,23字仅剩“因缘尽历听台上丝竹”9个字。四是老爷庙石柱上的上联“春秋大一王拒北和东诸葛尚非知己”,断为两截。
4.石柱附着建筑物被拆,石柱遗失,不知所终6根。一是原学场坪牌楼4根。二是寿圣寺牌楼2根。
楹联解析
移穰村古石柱有14根刻有楹联。分别是:东戏台、西戏台、三义庙、北院、老北院。分述如下:
1.东台台口立有4根大石柱,柱上阳刻两副楹联。西、东边柱为一副,2根中柱为一副。边柱楹联为:
垂手拍肩,看翩跹妙舞,杂佩光摇沧海月;
娱心悦耳,听婉转艳歌,余音高遏碧天云。
“垂手拍肩”,传神地写出观众看戏时的情景,或垂手,或拍肩。看的是什么?是“翩跹妙舞”,是演员在台上的做、打、舞和手、眼、身、法、步。“杂佩”,用各种饰玉构成的玉佩。“沧海月”,是演员穿戴行头上的饰物、图案。演员们在台上戴冠着袍,行头华丽,持道具,甩水袖,走台步,翩翩起舞。此时,台上卖力,台下叫好。
上联写了“看”,下联写“听”。听的是“婉转艳歌”,指演员唱得婉转动听,或高亢,或典雅,或雄浑,或清亮,或低沉……以致观众听得娱心悦耳。台上演员唱到精彩处,达到了余音绕梁的效果。这声音飘摇直上天空,唱得天上的云彩也停下来倾听。
此联形象生动,既是对台上精彩演出的赞赏,又是对台下热情观众的褒扬。
2.位于东戏台中柱的楹联:
寓褒贬于贤奸,分明一部春秋义;
可兴观于忠孝,犹是几篇雅颂诗。
这副联重点是说戏的教化功能。上联讲,无论什么戏都讲的是“褒贤贬奸”,即褒扬贤臣、贤士,贬斥奸佞、小人。有贤即有奸,历朝历代,概莫能外。下联的中心是“忠孝”,与“贤奸”相对。“忠”和“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戏曲中有关忠孝的剧目很多,如《古城会》《芦花》等。联作者认为,戏曲中处处可见忠孝,这些故事,堪比《诗经》中的风、雅、颂。
以上两联虽都是说戏,但立意不同,各有侧重。边柱联具体写观众在台下看到的和听到的,间接写出台上和台下的互动。中柱联则化具体为抽象,概括剧目虽多,却不外乎“仁、义、礼、智、信”。作者把立于同一戏台上的两副联这样处理,独具匠心。
3.立于古西戏台口4根石柱阴刻两副楹联。其中,立于边柱的一幅联为:
高悬金镜,大千世界全包,看眼前离合悲欢,总是现身说法;
倏梦黄粱,百万因缘尽历,听台上丝竹笙歌,如同夜静闻钟。
这副联立意新颖,对仗工整,站在观众的角度,立足时空的视野,既有对戏中林林总总的情节、故事的概括与认识,又包含着观众看戏的感受。上联的“高悬金镜,大千世界全包”和下联的“倏梦黄粱,百万因缘尽历”立意相同。“高悬金镜,大千世界全包”的意思是,在高高悬挂的金镜照耀下,大千世界万象尽在其中。“倏梦黄粱,百万因缘尽历”是说,众多的剧目在矛盾冲突中展现的因果报应,因缘之说,恰如一枕黄粱,都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这个意境与明代杨慎《临江仙》词中的“是非成败转头空”意蕴相似。理性思考后,联作者转回现实的看戏中,上联联系戏中离合悲欢的故事,认为戏中的情节、故事来自于现实,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下联抒发作者的感情,听台上音乐、唱腔如同在安静的夜晚听到钟声,很美妙。你看,有思考,有感受,不是一副佳联吗?
4.西台中柱之20字联:
珠灯正满,璧月初圆,趁宿雨晴时,收拾悲欢寄歌舞;
福地长春,洞天不夜,向晚山青处,揣摸忠孝壮乾坤。
这副联读来生动有趣。上联说的是元宵节的夜晚,村民门前挂满节日的灯笼,悬挂在天空的像玉一样的月亮正圆。晚上下了点小雨,很快转晴。此时此景,赶快收拾起心中的悲欢事宜,去看戏台上的演出吧。下联讲,我们村子真是块福地,在这灯火辉煌之夜,远眺青山,再回头看今晚的戏,一定又有大忠大孝的故事演绎。这副联读来让人浮想联翩,一年一度的佳节,景致如此优美,怀着愉快的心情看戏,各人有各人的见识,各人有各人的感悟。
5.位于原老爷庙石柱上的对联
春秋大一王拒北和东诸葛尚非知己;
纲目崇正统尊刘抑曹紫阳方是同心。
这副联的上联,指关羽说诸葛亮不是知己,主要是在对待东吴上的观点不同。诸葛亮主和,关羽主战。直到关羽被吕蒙杀害,英魂在刘备前哭诉,请求刘备伐吴雪恨,诸葛亮还是建议刘备先伐魏,报仇伐吴徐图之。下联又是说关羽与朱熹(联中“紫阳”是朱熹的别号)维护正统的思想如出一辙。其实,诸葛亮“拒北和东”的政治谋略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就定下了。
既是三义庙,就离不开刘、关、张。这副联实际是在讲三国的故事。上联把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与春秋时相比。春秋时,周王朝实际只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中华版图上,大大小小的国家很多,弱肉强食,称雄争霸成为潮流。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只剩下7个强国。东汉末也一样,争来争去,在刘备集团入主四川时,北方有曹操统治,江南有孙权主政。刘备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了正确的谋略,那就是“拒北和东”,在四川建立帝业。“拒北和东”实际上就是联孙抗曹。“诸葛尚非知己”是站在东吴的角度,说诸葛亮之所以要“和东”,并不完全是为东吴着想,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实力弱小的蜀国不被曹操集团吃掉。
6.位于北院两根石柱上的楹联:
格后立良谟筑室得佳山佳水;
传家有至宝积书遗贤子贤孙。
上联的“格”,规模。“良谟”,良谋。意谓:精心设计房屋结构,处于佳山佳水之中。下联意谓:传给子孙的是“积书”,是文化,而不是房产。这副联先表达了院主人看到建筑工程竣工后的喜悦心情,继而转笔说留给子孙的不是“佳室”,而是文化遗产。联的格调高了许多。
7.老北院石柱上的楹联是:
多欲何穷知足眼前皆乐地;
我生有定识时身外总浮云。
这是一首表达古人人生观的楹联。上联说,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抱着知足的心态,那么眼前到处是快乐幸福的地方。下联照应“多欲何穷”,认为人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识时务,把名利等看作身外之物。全联呈现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不过,对该联的思想内容还有另外一种解读:上联的中心意思是知足常乐,但如果常常满足眼前,就容易不思进取。下联“我生有定”,似在说人生下来做什么,有何出息,都是“有定”的,不易改变。这可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不过,我们不应该苛求古人,而应该借鉴其中有用的东西。
完美统一
移穰村古石柱从采石始,经过石料运输、加工、安放,与其附着建筑物同生共存,相映生辉,又与其上的楹联创作、书法与石刻完美统一。研究石柱这些节点很有意义。
采石。移穰村古石柱采用本地产石灰石。据考,有一部分石柱的采石人和石柱楹联镌刻工匠为清代本村石匠李香魁,人称“黑石匠”。李香魁为本村李氏药铺股人。李香魁和其弟李印魁是当时很有名的工匠。自李香魁起,其三代均为名石匠。李香魁不仅在晋东有名,在晋中也留下佳话。据说,有一天,李香魁在太谷看新建的一座牌楼,围观者甚多,人们纷纷称赞工匠的手艺精湛。有一位老者看李香魁背着石匠工具注目观看,料是内行,遂问李香魁:“这个牌楼修得怎么样?”答:“也好。”老人很是吃惊:“让你修一座如何?”答:“当尽心竭力。”就这样,李香魁承揽了这个工程。他修的牌楼别具一格,得到当地认可。更令人叫绝的是,李香魁在这个牌楼上用石头刻了一架算盘,人们站在地面,用长木杆可拨动算盘子。
有一部分石柱的石源自李香魁家的地旁,地名叫“打钟垴”。采石前,李香魁夏天用土覆盖保护石脉。冬天,在选好的石料上打线,用小铁錾凿开若干点,插进用柏木做的楔子,再浇上冷水,石料迎线而开,一块石柱毛料就成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真让我们佩服。
运输。古代的运输条件不比现在。初步计算,一块毛料石柱重约千余斤。我们猜想,用人工抬的可能性大些,打钟垴离村里约3里地,应该能做到。
加工。毛料运回后,工匠们还要进行规矩、打磨等多种工序,才能做成符合工程需要的石柱。
联语及书法创作。东、西戏台4副戏台楹联的作者,据本村李寯英先生考证,为本村文人李蕊。寯英先生所撰《李氏先世考》中载:“七世祖李蕊公于康熙壬子年举于乡,共诗文,善书法,能信笔成篇,他的遗墨有重修寿圣寺碑,此外还有康熙五十一年创修东西台柱的对联……”李寯英先生是有很深学术造诣的学者,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治学严谨,著述丰富。他的考证是有根据的。李蕊“共诗文,善书法,能信笔成篇”,是一个很有才气的文人。从年龄上分析,李蕊于康熙壬子年(1672年)中举,年龄应在20岁左右,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创作东西台柱对联,年龄应在60岁左右。此时的李蕊,诗文、书法独到老成。看这4副楹联,角度不同,字数不一,对仗工整,贴切活泼,给人以充分的联想和回味。从书法上看,李蕊应该是继承二王、赵孟頫一脉的,楹联书法以行书为主,行草结合,章法严谨,活泼生动,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
亟待保护
石柱本无性,作古也通灵。每一根石柱都有一串故事。石柱是历史的见证,历史的延续。移穰村于2016年申报成功为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成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些古建筑物,是承载乡愁、延续文脉的重要方面。首先要有保护意识,全体村民都要树立这样的意识。其次要采取详尽可行的保护措施,确实把祖宗的遗产保护好。近年,盗窃农村古石器案件增多,移穰村也发生几起。不法分子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因此,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王润保)

周江勇部署全市退役军人工作
开发区召开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会议
2017年我市电力直接交易取得突破性进展
可见之诗·第三届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将亮相我市
东城区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移穰村古石柱及其楹联考析
游客在双丰种养殖合作社采摘葡萄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七次会议
市中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成功开展全市首例全麻单孔腹腔镜手术
当涂:吴瑞新开展“七一”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活动
陆丰渔政 开展“亮剑”执法行动
激发争先豪情,推动乡村振兴
油价再次上调 今夜零点95#汽油预计涨0.11元/升
丈夫受伤落下残疾 妻子不幸患乳腺癌利川一家庭乐观面对众多磨难
观山湖区观山社区公租房实行摇号配租
邮储银行九江市分行开展新入职柜员业务培训
嘉定区南翔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召开关爱功臣座谈会
在职党员送无线电知识进社区
38℃下的宁波节奏|市住建委:高温期这时段不安排露天作业
东台市通过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