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南昌今年要全方位“出形象”


  “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是南昌“兴城市”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自2016年12月12日“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以来,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迅速在南昌掀起了一股环境综合整治的热潮。
  看南昌城市一年之变,城更美,路更通,人民更幸福。而今年美丽南昌更将从城市规划、城市设施、城市环境、城市卫生等全方位“出形象”。
  关键词:城市规划
  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专项规划
  “‘一年有变化’,‘两年出形象’。今年是‘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由浅到深、由表到里、由外到内持续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美丽南昌‘出形象’是全方位的。”在4月14日召开的2017年度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大会上,市综管办相关负责人就2018年“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两年出形象”工作方案作出解读。
  高起点规划,依法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南昌精心塑造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整体形象。南昌将健全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综合推进城市交通规划,加快推进南昌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科学编制城市排污规划,完善民生基础设施等规划,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并编制城市双修专项规划,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工作。
  关键词:城市建改
  2019年5月轨道2号线一期全线试运营
  坚持高品位建设,可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我市将加速实施轨道2号线一期、轨道3号线,全面开工建设轨道4号线。2018年年底3号线完成7座车站主体封顶,6段区间贯通;4号线车站主体结构全面开工;力争2019年5月实现2号线一期全线试运营,有效提髙公交分担率,强化赣江两岸新、老城区联系,实现便捷的过江通行,开启地铁新生活。
  5月底实现昌东大道南延工程竣工通车
  我市将以全面建成城市一环,全力推进城市二环,实现10分钟上快速路为目标,实施洪都大道、昌九大道改造提升二期、前湖大道快速路、前湖大道快速路立交、天祥大道南延、志敏大道、昌东大道南延、南外环高速等8项快速路网建设。
  力争今年5月底实现昌东大道南延工程竣工通车;今年7月底实现志敏大道通车;今年9月底实现前湖大道快速路、前湖快速路立交主线通车;今年12月底前完成天祥大道南延、南外环高速全线通车;2019年春节前完成洪都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主线高架桥通车,2019年底实现全线全面通车;2019年6月底前昌九大道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完工。
  年底实现多条断头路竣工通车
  启动天香路、民营大道、市场西路南延、工业三路等断头路建设工程,力争2018年底实现天香路(昌东大道-市场路)、民营大道、市场西路南延、工业三路等断头路竣工通车,2019年3月实现天香路(市场路一高新大道)段通车,进一步优化老城区道路交通系统,改善旧城区对外交通节点,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和市民出行难问题。
  关键词:城市设施
  今年重点改造57个老旧社区
  按照一般、标准、精品三类档次,制定出台社区改造提升标准规范。融入城市更新理念,注重社区环境的微更新、微改造,加强老旧社区和开放式社区整治力度,提升市民群众“家门口”的环境品质。2018年重点改造57个老旧社区,完善社区功能,有效改善社区综合环境,同时建立完善老旧社区长效管理机制。
  今年计划改造积水点31个
  在对现有积水点全面摸排基础上,根据各积水点积水深度、积水时间严重程度,实施道路排水设施专项整治。2018年计划改造积水点31个,确保城市主干道排水设施完好率达86%以上。
  今年计划新增12.2万个停车泊位
  2018年计划新增12.2万个停车泊位,其中住宅配建6万个、公建配建4万个、公共停车泊位2.2万个。新建公共停车场75个,其中机械立体停车场45个,同时,我市将积极筹建市级停车管理机构,挖掘停车资源,整合现有停车资源,建立智慧停车诱导系统,进一步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改善市民交通出行环境。
  关键词:城市环境
  实现城区黑臭水体“长治久清”
  在2017年度全市完成的幸福渠幸福二支河、龙潭水渠、乌沙河(北段)、西湖孺子亭公园景观水体、玉带河北支等水系黑臭水体整治基础上,我市将结合“河长制”工作,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已消除的黑臭水体水质不再反弹恶化,实现城区黑臭水体“长治久清”。
  年底县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5%
  我市将积极推进青山湖污水处理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象湖污水处理厂、瑶湖污水处理厂和航空城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加快工程前期工作进度,力争2018年底全面开工。
  同时,将积极推进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提标改造工作,加大县城污水管网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髙污水收集率,确保收集的污水水质稳定,到2018年年底,实现县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5%,县区级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标准。
  关停排放不达标、产生油烟污染餐饮店
  将积极推进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提升餐饮店环评备案登记率,逐步达到全面治理;开展全市油烟污染专项治理,持续开展露天烧烤整治,强化餐饮油烟源头治理,严控无烟道场所新增餐饮店,对排放不达标、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店予以关停。
  同时,将进一步提升市民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支持度,强力查处违法燃放、违法销售案件,不断巩固工作成果,固化和完善禁燃工作制度,逐步迈上常态长效管理轨道。
  关键词:城市卫生
  公共机构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工作,制定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导(指南)等相关技术规范,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公共机构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在全市62个居民示范小区试点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促使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此外,将以“三线六边”(公路沿线、铁路沿线、江河沿线,城市周边、城中村周边、院校周边、开发区周边、景区周边、矿区周边)区域为重点,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店招牌匾和乱贴乱画、乱披乱挂、乱搭乱建,以及学校周边环境、道路秩序等方面的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关键词:城市秩序
  重点整治248条严控区道路
  将重点整治严控区出店经营、占道摊点,不定期对主要路段、重点区域、大型广场、学校和景点周边等区域开展阶段性集中整治,加大处罚力度,对出店占道经营等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同时,结合城市家具的改造,加强流动摊点疏导,规范城市街面秩序。继续开展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专项整治,重点对248条严控区道路进行整治,做到“一店一招”、规范有序。
  同时,将强化属地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查处一批影响城市规划、市容观瞻、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负面影响大的违法建设,全市2018年累计查处存量违法建设比例不低于85%,控制新增违法建设做到“零增长”。
  关键词:城市通行
  对查扣的“五车”实行 “移案不移车”
  我市将充分利用全市已建成的40个非机动车交通违法固定学习点,对电动自行车违法当事人责令参加学习。持续推进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电子抓拍机制,釆取视频抓拍、违法曝光、依法处罚、通报社区的方式,强化治理效果。
  此外,将综合治理“五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非法营运的残疾人专用车、三轮四轮电瓶车、人力三轮车)违法。全面摸排清理居民小区内停放的违法违规非法改装残疾车、电动三轮、四轮车、二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将探索建立打击“五车”违法的联合执法制度,对查扣的车辆实行“移案不移车”,依法严厉处罚;严厉查处各类非法营运黑车。
  建设道路交通领域信用体系
  将整合部门数据,完善交通违法抄告平台,健全交通违法分级通报机制,落实行业主体责任,加强行业监管,督促交通违法车辆和驾驶员所属单位和属地政府,加强宣抟告知和教育管理。建设道路交通领域信用体系,设置严重交通违法、交通责任事故“黑名单”,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
  同时,将在2017年交通堵点整治的基础上,继续按照“一点一策”标准,实行定点施策、微创改造,推动拥堵结点滚动摸排和工程性“小改小革”综合治理,力争2018年年底前完成45个交通堵点治理工作,进一步畅通城市交通通行秩序。
  此外,将开展“超限超载”专项整治。逬一步规范“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加强货运源头监管;充分利用固定治超点和流动治超点,加强路面巡逻管控,联合打击和遏制货车“超限超载”行为,净化路面交通环境,提升路面交通安全。
  关键词:城市双修
  实现“山水城相融”
  南昌将加快生态修复,拓展城市主要山水廊道,修复城市主要生态脉络;同时,加强城市街道风貌管控,对城市街道的风貌、空间、色彩、家俱和相关服务设施进行控制。我市还将开展城市绿地景观增补,实施“建绿透绿”。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修复工程,丰富南昌历史文化名城的红色文化内涵。
  我市将对重要的山体、植被进行修复,拓展城市主要山水廊道,修复城市主要生态脉络,实现“山水城相融”。完成《南昌市梅岭周边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梅岭受损山体修复和复绿,全面禁止开山采石,严查违规建设和过度开发现象,通过采取消除山城之间的交通屏障、优化区域功能和空间布局、构建环梅岭的生态安全格局等措施,做好山城相融文章。
  将工业遗产纳入城市规划
  将结合旧城更新,开展“增绿”“透绿”“复绿”计划,增补社区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加强小型公园绿地的建设力度,加大“拆违拆临”力度,实施“建绿透绿”,将拆违拆临腾出来的“边角料”用地用于街头绿地建设;恢复现状绿地的公共属性,对恢复后的用地进行景观绿化,退绿于城,还绿于民。
  此外,将重点保护万寿宫、绳金塔和进贤仓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肌理和传统风貌,实施建筑分类保护整治与更新引导。将洪都和江纺两个建国后的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纳入城市新一轮规划方案,在丰富南昌历史文化名城的红色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老城区的城巿环境。
  关键词:城市管理
  实现全市主次干道“路长制”全覆盖
  据了解,我市在巩固提升2017年“路长制”工作成效基础上,完善涵盖道路路面、市政设施、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绿化管理、环境卫生、文明创建等内容的各级领导“路长制”负责制,进一步构建市、区、街道三级路长负责制,实现全市主次干道“路长制”全覆盖。同时,将严格落实各级路长定期巡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协调解决难题,打造南昌特色的“路长制”品牌。

阳煤升华公司离退休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市照明处召开合同能源管理推动会
华能集团总投资394亿元项目落户泰安
我市城管队伍开展业务专项培训
沪杭文广演艺集团战略合作 共搭长三角文化联动网络
美丽南昌今年要全方位“出形象”
回报家乡助力衡水倡议书
王莹老师在第五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暖新闻·江西2018】王云霞:文明家庭的动人故事
热心公交司机帮助迷路老人回家
市天然气管委会四措施加强冬季稳气保供
1.6万余名“老赖”依法纳入失信黑名单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
春季人才招聘会举行
遗憾!卫冕冠军德国队陨落 逆袭!海盗瑞典队霸气出线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达公告 (2018年第3号)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湛江在赶考
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
我市2家企业成全省首批“上云”标杆
新增16家社会环境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