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日前,记者走进郊区大通镇金华村郎村中心村时,恰逢金华小学组织学生到村里参观郊区“传育立行”教育工程文化长廊。金华小学学生佘芙蓉和同学们边走边看,在不同的“传育立行”教育工程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展示牌前驻足观看朗读。“今天我学习到了很多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我会把这些铭记心中,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做到。”佘芙蓉说。
徜徉在郎村中心村文化长廊,随处可见在百姓自家院墙、房前屋后墙体上的家风家训家规故事和“传育立行”标语,这些传承下来的古语与村里极具特色的“五古”(古井、古木榨、古姜阁、古闺楼、古手印墙)相融合,让人在参观时自然而然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熏陶。
“郎村中心村是2017年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我们按照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定位,既要做到‘面子美’,更要做到‘内心美’。所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传育立行’教育工程相融合,着力打造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文化长廊和文化墙,通过‘传育立行’为美丽乡村提供绵延不绝的精神支撑。”金华村党总支副书记章升红介绍说,郎村中心村打造文化长廊和文化墙也是郊区“传育立行”教育工程“1235”工程重点项目之一。
有了区里的大力支持,如何彰显特色突出实效?金华村在这方面用足心思,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决定将“五古”元素与家训家风家教元素相融合,突出文化传承这个核心,彰显出“五古流声 匠心金华”特色。“古井讲述的是一方好水孕育一方人,古木榨我们用来表达传承好技艺,古姜阁体现“家乡的才是特色的”,古闺楼教育我们好家风养育好儿女,古手印墙告诫我们后人要向古代一样重视工艺质量、诚实守信。”金华村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元素百姓触目即知、触手可及,文化长廊和文化墙是传承古人的美德、优秀传统,“五古”元素则是传承智慧、技艺与匠心精神,二者的融合充分体现了“传育立行”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对于具体化、形象化“传育立行”乃至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好传统、好精神具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你可以看一看我们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观。广大村民耳濡目染,自身美德素质不断提高,当然有助于改进‘脏乱差’的局面。”章升红说,虽然传承传扬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是他们依然会坚持推进。下一步,他们将收集不同姓氏的家风家训家教,以更好的方式展现,使村里的民风更加淳朴、乡风更加文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深深植根于每一个村民的心间。(刘洋 杨纲要)

市林业局“八大行动”打响生态脱贫“夏季行动”攻坚战
云南省重点项目政银企合作推荐会在昆明召开
陆丰市陈月副市长带队开展农资打假联合行动
铁锋区哈拉乌苏村冰雪乐园闪亮登场
周德睿主持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议时强调:要加大巡察力度 纠“四风”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盐田区开展“关爱行动”慰问活动 区领导分组探望困难家庭
2018.03.24晚间天气预报
奋力建设新时代网络强国
进入高发季!今年4月安徽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15447例
垃圾池旁垃圾乱堆 社区:将尽快查看清理
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 陕西职业技能大赛在宝启动
东港市防治非洲猪瘟指挥部指挥长姜乃东检查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第一时间响应 第一时间部署
“粉红色童话世界”浪漫吸睛
监利县柘木乡六旬老人散养土鸡年纯利润达20万元
石家庄主城区新增67处电子警察
绍兴市地方标准公告(第三期)
好神奇!这辆车能追着“微尘”走 随时监控污染源
我市旅游“吸金”逾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