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绿色发展走出乡愁经济特色路


一个烧饼一年卖出15亿元,一片黄茶风靡g20,一幢山居一年创收5.6亿元,一根网线半年销售近30亿元,一棵茭白实现了多项“全国第一”……近年来,缙云深挖“乡愁”特色资源,“富民新路”越走越宽,全县256个乡村处处埋“金矿”。
  “乡愁富民产业维度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提升,形成了强劲的农民增收动力源。”在最近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缙云县委书记杨秀清用数据说话,山区不再只是劣势!
  缙云坚持绿色强县、生态富民,大力发展多彩农业、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愁产业”,让乡村望得见乡愁,让百姓看得见发展。田园里、山居中、舌尖上、心灵上和云端上等五大乡愁富民产业初具规模。在这五大产业的带动下,2017年,缙云全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6%,在全省“26县”一类县中名列第一。
  在“舌尖”,“烧饼”早已成为缙云“金字招牌”。据相关部门统计, 2017年,平均一个烧饼桶一年产出30万元。而烧饼大师赵一均,一个桶的“年产值”更是达到150万元。
  为此,前几天,浙江省交投公司副总经理朱忠华特意赶到缙云:“四年前,你们找到我们推广烧饼。今天,我们找你们继续做好小烧饼的大文章。”
  除此之外,年产值近20亿元的麻鸭、产值达3亿元的缙云爽面均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强力“助推器”。
  距缙云县城57公里的大源镇龙坑村与仙居交界,偏远,贫穷。近年来全村坚持发展黄茶产业,村民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不到一千元涨到了现在的一万多元,“最远最穷村”实现了“千亩黄茶第一村”的华丽转变。
  大洋、壶镇、前路等乡镇街道,三分之一的农民“以茭致富”。在青山绿水中,缙云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支持民宿发展,“缙云乡墅”品牌日益响亮,2017年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
  在云端,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缙云拥有活跃零售网店2345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
  缙云深挖传统文化,1500多人规模的缙云婺剧团年演出达1.5万场次,年收入超5000万元,带动相关产业上亿元。
  “当导游一天可以赚300元,家里吃不了的农产品也被抢购一空。”胡源乡的石牛山驴道开发后,榧树根村村民虞跃林“农民变导游”。如今,缙云已开发成熟驴道22条,仅今年上半年,就吸引了全国各地7万多名驴友前来体验,带动沿线村民增收超过700万元。
  “把乡愁从情怀变资源,生态是基础,富民是目标,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缙云县旅委负责人施德金说,培育好乡愁产业后,缙云乡村处处是风景,村村不一样,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选择上山下乡来缙云。
  这段时间,大源镇乡贤林必文忙得热火朝天,他投资1.5亿元建起的生态旅游度假项目即将正式营业。“现在返乡创业有氛围,乡村发展有机遇。”林必文说,“在缙云,山沟沟里就能建出‘世界之最’。”据缙云县招商部门统计,近年来,缙云县共吸引乡贤回归项目100余个,到位资金60余亿元。这些产业正成为贯通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连接点,推动这缙云“绿色财富”的集聚和转化。

【政策通知】关于建筑业在建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有关事项的通告
邻居养鸽严重影响业主生活 小区居民欲联合起诉养鸽人
激动!杭州到北京坐高铁只要4小时!车厢内部大开眼界!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高陵分局关于2018年08月28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青川县“四个对标”打响脱贫攻坚“夏季战役”
缙云绿色发展走出乡愁经济特色路
清镇市新店镇实用技术培训促发展
2018年1-2月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
湖南经济"半年报"解读②:"五个10"”进展怎样
2018年武汉马拉松:青春美少女现场为参赛跑友加油
潮阳区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幕 河职院获得5个奖项
陕西省水务集团1900万助力山阳县脱贫攻坚
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量质齐升
提升城市品质增强百姓获得感嘉鱼棚改让百姓安居乐业
平遥中国年活动安排早知道
民权县实验小学荣获商丘市书香校园”称号
适时添衣!石家庄市入秋啦比去年早了12天
全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今日开赛 奥体中心迎首秀 10支队伍角名次
全国马拉松游泳系列赛泰宁大金湖站正式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