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作品《聊城风光》
雄壮巍峨的光岳楼、波光粼粼的东昌湖、造型别致的明珠大剧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些聊城美景竟能剪出来。方寸纸张纳万物,妙手挥剪抒人生。在东昌府,有一位年过七旬的剪纸艺术家,把剪纸当做人生追求和乐趣,人纸相融,用一把剪刀“讲述”众多聊城故事。
她就是2008年就被确定为聊城市第一批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韩秀芹。2017年,她获得首批聊城市剪纸艺术大师称号。
爱上剪纸,村里有名巧手
在韩秀芹家中,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把房间装扮得像个剪纸作品展览馆,让人赏心悦目。
说起剪纸,韩秀芹如数家珍,从十几岁拿起剪刀,到现在已经72岁,一刻没有停下来。“小时候很喜欢画画,喜欢画蝴蝶,放学路上捡个树枝在地上也要画。小学的美术课每次都是满分,可能就是因为有了些美术功底吧!”韩秀芹说,剪纸需要美术功底,否则剪出来的作品不好看。因为美术好,村里人做鞋都来找她剪鞋花。
韩秀芹家在东昌府区梁水镇,结婚成家后,因为是村里有名的“巧手”,全村的剪纸、窗花、大多出自她的手。“因为孩子比较多,只有等到晚上孩子都睡了,才能坐在炕头上帮街坊邻居剪结婚用的‘喜结连理’‘蝴蝶双飞’,剪过年用的‘喜鹊登门’‘连年有余’,那时候只是剪着玩,剪纸这东西,越做越有瘾,喜欢上了就放不下了。”韩秀芹说。
源于生活,剪出本土味道
“有时走在路上突然有了灵感,就会立马记录下来,回家以后再精雕细琢。”韩秀芹说,“要想作品有意义,就要把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图案的构思中,并进行再创作,使每幅作品更让人耳目一新。”
几十年的剪纸生涯,使韩秀芹对剪纸十分痴迷,没事的时候她经常在家里自己琢磨着剪,家里到处是各种题材的剪纸作品,民俗、动物、花鸟……从小生活在农村的韩秀芹对民俗、民风非常了解,不管是人物、花卉、动物等剪纸作品,还是反映日常生活层面的作品,她都游刃有余。一把剪刀,几张红纸,在她手中出神入化,每件作品都透着本土气息,令人惊叹。
2002年的聊城首届文化旅游节上,韩秀芹应邀在山陕会馆现场表演,她剪的《聊城名人》惟妙惟肖,赢得了游客的赞赏,部分作品被选定出国参展。2006年6月,她的作品参加了省文化产业博览会和山东省非物质遗产成果展,多幅作品获奖。
开班授艺,剪纸走向世界
2005年,韩秀芹注册成立了韩氏剪纸艺术工作室,潜心钻研,不断推陈出新。她以红、白、黑宣纸为材料,利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剪、刻技法,潜心创作出造型生动、细腻入微的《聊城风光》《聊城名人》《齐鲁风光》等系列的剪纸艺术作品,每幅作品都细腻柔美,从不同侧面表现出聊城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和时代特色,寓意吉祥、美轮美奂。
在不断创作剪纸作品的同时,韩秀芹开展了数场剪纸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有上百人,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60岁。她成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义务辅导多批大专院校外国留学生学习剪纸技艺,也间接把聊城的风俗人情带到世界各地。“剪纸是门传统艺术,靠的是耐心和细心,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绝对是精细的累人活。剪纸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希望能将剪纸艺术不断传承,走向世界!”
□文/图 记者 张 荔 通讯员 孟庆朋
首届杭州市大学生创业企业网上投融资对接会启动
电桩免费充电?青岛公安提醒:当心泄露你的隐私
未来的智能化商业啥模样 涂鸦打造全球智能化商业加速器
国家发改委专家把脉洛阳特色小镇建设
宣城市教体局奋力做好新时代教育民生学生资助工作的答卷人
用剪纸讲述家乡故事——访聊城首批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韩秀芹
今天洛阳多云间晴天气温17℃到28℃
我市1-8月新增屋顶光伏24811户,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的165.41%
宿迁市举办第四十二期“星期三政民互动”
市科技局在京成功举办招院引所对接洽谈会
王玖文:变废为宝的研究员
医生:暑气未尽 养生应以润为主
天津市“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优秀共产党员名单
上杭已完成项目对接142项
省“七五”普法中期督查组检查颍州区“七五”普法工作
关于《中山市三乡镇谷都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规划草案的公示
城步农业局扎实部署农业防寒抗冻工作
省教育厅厅长赵国刚深入呼兰区巡视考务工作
乐安:夯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贵阳市沙文高新动力小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C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