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日前,市规划局公布《温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明确将构建“一环联三楔,一江汇四水,四片涵三库”的海绵城市自然生态格局,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目标为75%,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6.4mm。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此次规划将在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行政辖区和瓯北片范围内,构建海绵城市自然生态格局,并对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进行系统规划。”市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
海绵城市的“一环联三楔,一江汇四水,四片涵三库”格局中, “一环”指依托北部、西部、南部山系构成环中心城区的大生态环链;“三楔”,是五磊山生态区、白云山生态区、大罗山生态区。
“一江”,是瓯江水系;“四水”,指的是浦江水系、楠溪江水系、温瑞河水系(含郭溪、瞿溪雄溪)、永强塘河水系。
“四片”,是以重大山系、水系为生态屏障,将规划范围划分为西片、中片、东片、洞头片四个生态片区。其中,西片、中片依托白云山牛山翠微山-瓯江生态屏障划分;中片、东片依托大罗山李王尖方山瓯江茗山生态屏障划分;洞头片依托江海生态屏障划分。
“三库”,指的是泽雅水库、仰义水库、天河水库三座生态水库。
以此为格局,我市将把生态资源作为一项战略资源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温州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水资源体系方面,我市将构建多层次的水源体系,减少供水管网漏损,加强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加强城市节水。
水安全体系方面,我市将依托瓯江及其他河道水系,部分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敞空间,形成一个兼具城市景观和强降雨径流行泄通道功能的城市雨水大排水系统。
水环境体系方面,我市将以点源和面源污染联合防控为主,从源头、过程、末端加强水环境污染全过程防控,尤其着重前端管控,从源头截污,从根本减排。
水生态体系方面,我市将保护现有生态基底,打造以“河湖为基底,以滨岸绿地为廊道,公园绿地为节点”的稳定水生态系统格局。
水文化体系方面,我市将注重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提升水文化品质,培养水文化产业以及加强宣传引导。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章映
【工匠精神】方玉胜 司机班的好班长
犍为县召开2017年走基层下访群众工作会
既能读万卷书又能行万里路 洛阳一男士带学生徒步进京途经我市
城区开展史料抢救挖掘调研
颍泉区着力做强电商促新业态发展
温州要成为“海绵城市” 这些区域将有大动作
46名仙桃健儿将参加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项目角逐
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蓝天铭再次莅临大英县考察交流
桐城考察组赴赣浙考察行政审批局运行模式
市政协副主席王东深入桂阳县开展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导工作
推介特色名品展示灿烂文化
这一刻他们都是胜利者
宿迁市召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
“皖神”“紫金”两家企业上榜省级“绿色工厂”
“龙”影40年成龙电影现象研讨会举行
港城多家银行上调大额存单利率 最高上浮52%,部分银行定存利率同步上浮
厦门港招银港区迎接卸载货量最大散货船
大祥区推介八大重点招商项目 吸引客商投资兴业
苏州推出医学“主委会诊”权威科普 朋友圈谣言从此无所遁形
2018第二届中国·江苏蔬菜种业博览会在江宁谷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