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欢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王玲)敲响丰收的锣鼓,放飞喜悦的心情。9月21日下午,2018威海市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高区初村镇五十一号农场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海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毕礼伟,副市长高书良,市政协副主席陈伟胜来到农场,与广大农民一起庆祝节日。
民俗文化展区里的丰收花饽饽吸引了市民关注的目光。 记者 孙大伟 摄
自今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农业产业改革发展成就,展现新时代、新农民、新风采。当天的五十一号农场硕果飘香,喜气洋洋,由市农业局和市旅发委主办,以“传承农耕文化、发展现代农业、叫响苹果品牌、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知名农产品品牌、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农家宴厨艺大赛等展区精彩亮相,展示着我市农业发展特色和农民的丰收成果。活动开始前,与会领导来到各个展区,与苹果、西洋参、花生、葡萄等种植户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品种培育、产品销路、品牌推介等情况。活动中,与会领导为威海市首届“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第三届威海市乡村之星”颁奖,为第二批威海市知名农产品品牌授牌。庆祝活动中,还举行了首届农民才艺汇演,丰收锣鼓、大合唱、独唱、歌伴舞等节目轮番登场,演绎丰收的喜悦。
高书良在致辞中说,“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各级各部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为农服务、为民服务作为根本职责,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鼓励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支持农业综合体、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六产”,加强加快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节本增效技术、生态循环模式、绿色标准规范等为主攻方向,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实现了“三个转变”,构建了高效、安全、低碳、循环、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我市成为全国首批整建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国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是我国重要的苹果、花生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也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大市。

东港区国税局落实税收政策助企业降本减负
无人机搭载灭火弹高层灭火『一招解』
我市积极对接中科院专利成果
敲门无人应门口还有外卖没取 担心老人出事外卖小哥急报警
随州财政局组织干部职工参观随州市平安建设成果展。
威海市欢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切实加强水务工程项目建设档案管理工作
9月1日起84路、91路等8条线路调整 集美税务、龙舟池等6处站点调整
全国多地气温将普降4-8℃南方进入多雨期
5月1日起 私设地锁霸占停车位将受罚
借力PPP项目办好省运会 打造城市转型的“助推器”
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化娱乐场所消防专项整治开展
政府主动有为,企业主动出击 林毅夫把脉绍兴经济发展
沙湾区:开展2018年医疗废物处置培训会
双清区三眼井小学开展“向国旗敬礼,共筑中国梦”活动
曾都扶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
全省美丽乡村标准化知识培训暨现场观摩会在西乡召开
怀远县拨付唐集镇李黄路沟清淤工程款
伊川县两单位到所包贫困村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
生命至上 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