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太苦了。”“乡村教育资源太少了。”……笔者在下乡采访时,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乡村教师千方百计调回县城。然而,玉山县必姆镇小学的单华英老师,已调回县城,但面对乡村学生的呼唤,又毅然选择回到乡村教育岗位,继续用爱在乡村教育这块相对贫瘠的土地上浇灌教育之花。
80后的单华英,自小就对讲台充满热爱。17岁时,她的父亲问她是继续高中学业还是选择师范时,她坚定地选了师范,立志成为一名教师。
2000年9月,单华英如愿走上了“三尺讲台”。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站稳讲台,她始终坚持不断学习,坚持阅读教育教学刊物,观看学习名师名家教学实录,拜读专家学者教育教学经验,聆听老教师的优质课教学。
“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这是单华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炼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观察学生的异样表现,洞察学生的微妙思想变化,并及时加以引导、扶正,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成长成才。她特别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群体,经常自己掏钱买学习用品,奖励有进步的留守儿童,并时常与他们谈心聊天。她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杨文军,是出了名的“捣蛋鬼”“问题生”,单华英多次家访了解情况,得知他在单亲家庭长大,从小和年迈的奶奶一同生活。单华英时常为他送去学习用品和水果,并辅导他学习,让他感受到久违的爱与温暖。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杨文军变得乐观了,成绩也进步了,各方面表现都好了。
2014年,单华英被借调进城任教。深受学生爱戴的她每天都接到孩子们的电话,希望她继续回必姆镇上课。“教书育人是我的初心,不管是县城还是乡村,无论在哪块土地上都应该浇出教育之花。”秉持着这样的初心,在县城教了两天书的单华英,又回到了她曾经任教14年的必姆小学。
甘为人梯,用坚实的臂膀托起学子攀登高峰之梦;甘为红烛,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孩子求知前行之路;甘当园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乡村教育成长之苗。18年来,单华英扎根乡村、以校为家、恪尽职守,为乡村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谱写了新时代最美乡村教师的芳华之歌。
(吴德强 章洪明)
鼠标点一点 在家就可打印
玄武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参加全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记乐山市第六届保险服务明星邹艳梅
开展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 提升群众文明健康素养
泸州云龙机场预计6月下旬进行试飞!
单华英:调回县城才两天 重返乡村当老师
董卫民在全市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强调 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阜合产业园总体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
淅川县西簧乡初中:文明上网 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
市史志办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动员会议
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森林消防物资采购公告
青龙隔河头镇开展“四德”模范评选活动
叙永聘请80名监督员 严把征兵“廉洁关”
网购防水袋不防水手机被泡 不少市民有相同遭遇
邮储银行颍上县新区支行助力高考
广州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桂扬赴花都区督导调研农村扫黑除恶工作
我读《红楼梦》(端木杉)
西昌7座面包车严重超载 “硬塞”17人惊呆交警
徐州市中小学2月4日放寒假
流光溢彩包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