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笔者走进襄州区,感受到了该区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该区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推进镇域经济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特色产业创品牌
4月16日,为期两天的2018湖北(程河)第三届柳编文化节在襄州区浩然广场圆满落幕。本届柳编文化节吸引近8万名游客纷至沓来,旅游商品销售约30万元,签订出口订单50万美元,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近5亿元。
位于襄州区东北部的程河镇,有“一脚踏两省、鸡鸣闻四县”之称,被誉为“柳编之乡”,有着300多年的柳编发展历史,柳编专业村11个,加工销售大户300余户,柳编规模企业3家,拥有自营出口权。目前,该镇已形成“商会+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柳编产品已发展为线编、立编、穿编、钉编、拧编和混编6大类,400多个系列,120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逾亿元。程河柳编也被省旅游局确定为“灵秀湖北”特色旅游商品。
如今的程河镇正在以柳编产业为抓手,着力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柳条种植之乡、编工之乡、柳文化研究之乡、乡村旅游之乡、柳编销售电商之乡。
朱集梨花、程河柳编、双沟锅巴……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一镇一产业”的思路,该区积极做好彰显地域文化的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文章,打造镇域特色产业品牌。
生态养殖促升级
襄阳市喜旺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不仅是龙王镇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是襄州区产业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今年开春以来,按照襄州区振兴办的安排部署,该镇把回乡过年的青年才俊,本镇养鹅大户、致富能人聚在一起,共商产业大计,针对如何做大做强“鹅产业”,谋划发展生态循环和绿色农业大计。
年前,龙王镇的养鹅大户喜获丰收,客户几乎都是提前预约排着队等待购买,市场行情走高。创业青年周冰笑着说,去年年底,他家养的鹅全被抢光,每只鹅的利润都在20元以上,跟着他一起养鹅的合作社社员们也都赚了不少钱。
周冰是去年回乡创业的青年,去年他家共养了3批鹅,保守一点计算,全年纯利润也是10万多元。为何龙王的鹅市场行情这么好?“没有别的窍门儿,只有发展绿色农业、培植高品质的农产品,才能受到市场的青睐。”周冰说,养鹅虽是传统项目,但也要走绿色养殖之路。龙王大白鹅,都是用草养殖的,而草又是用鹅粪养殖的,这种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不仅成本低,而且品质好。现在的市场,不怕价格贵,就怕没好货。
该区结合实际绘制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路径图,振兴百个产业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目标。
优化环境引人才
近日,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供应商到黄龙镇考察高粱和辣椒种植基地建设,双方就相关事宜初步达成合作协议。这是该镇掀引资热潮,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镜头。
优化投资环境,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黄龙镇对落地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今年以来,该镇已对接企业18个,正在洽谈的企业有4个,引进资金1.5亿元,投入资金5000万元,在建企业2个。
振兴乡村人才是关键。截至目前,该区能人回乡兴办企业91家,兴办家庭农场149家。流转土地47095亩,创办农家乐80家,年接待游客104900人。兴办文化产业项目96个,创办互联网“村淘”服务站54家。通过招商引资区外企业到镇兴办企业57家,总投资额188.2亿元,带动本地农民就业34.4万人。
姬琳在我市统一战线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座谈会上要求 继承优良传统 严谨务实工作
2017年1-11月我市投资等有关领域指标稳步增长
我市组织收看全省机构改革动员大会
合肥上周末约70万祭扫大军出行
构建“清”且“亲”新型政商关系 统战干部在行动
襄州区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市总工会携手爱心企业到杨木川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北京:中介违规可向12345举报
同江市领导主持召开八届市委第十九次常委(扩大)会议
西安昨夜举行国内首个省会城市大学生毕业盛典 这不是别离 而是大西安的盛情邀请
松江新桥镇城管志愿服务队携手镇绿化市容所开展植树活动
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创新激发新动能哈尔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梁平:戏曲进校园 灯戏显魅力
市司法局召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推进会
北京朝阳“留白增绿”成新景
慈悲社社区举办“亲近自然 欢度重阳”重阳节登高活动
聆听山东“好声音”
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7月全国启用 黑导游将无处遁形
免费医学定向招生宁夏招50人 限农村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