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市政民生工程建设,今年大观区又改造了龙门、四方城、湖滨、花亭南北村、帆布厂宿舍、潘家巷6个老旧小区,总投资约1亿元,主要改造雨污管网、道路、环卫设施、建筑外立面、路灯、绿化等。截至目前,己完成投资额6000万元,帆布厂宿舍、潘家巷小区己基本改造结束,其余4个小区计划8月份全部改造结束,届时这6个老旧小区居住幸福指数将大大提升。(《安庆晚报》5月31日)
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当初缺乏系统规划、标准较低,我市不少老旧小区存在墙皮脱落、道路狭窄、路灯缺失、环境不堪等问题。于宽泛的城市建设而言,小区这个选题并不大,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命题里蕴含着一个大道理——民本理念。所以说,对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提升,是补齐社区建设“短板”、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民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进行“大手术”式的改造与整治,从根本上改变脏乱差的窘况。
作为生活在老旧小区的居民,对改造工程自然是持肯定与欢迎态度的。但小区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过好民意关至关重要。换句话讲,老旧小区改造,每个居民都不能做旁观者,既要积极为小区改造建言献策,集思广益,更要参与到工程规划、建设、验收、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共同把这件得民心、顺民意、聚民力的实事办实办好。
小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改造提升不仅要“面子”,更要“里子”。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便民惠民乐民的目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有力有序地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保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另一方面要注入文化元素,把小区的人文风情、好人好事、奋斗故事等充分展现出来,不仅要尽快“旧貌换新颜”,更要让居民在心灵上有归属感、自豪感。
我们常说:三分建,七分管。老旧小区提档升级不能“一改了之”,如果后期管理、维护跟不上,难免又会重蹈脏乱差的覆辙。说到底,就是要走上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有道是“群众利益无小事”,将老旧小区改造管理这件事做好,必须把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理念贯穿始终,多一些民生视角,多一点居民自治,这样才能实现“小区环境改变——居民素质跃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的良性循环,让每一个居民都充分享受到发展红利。
文明城市创建开启新征程
外卖小哥:烈日下“奔跑”,最怕被“拉黑”
南港抓好校园交通安全工作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信息科机房空调风改水降噪项目招标结果公示
临渭区部署全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要“面子”更要“里子”
广东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取消现场确认 启用短信验证
莞城、万江环保分局等迅速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应急工作
全省红十字志愿者骨干培训班在荆州开班
胡衡华调研长沙市职业教育工作
献礼建军91周年 渝中区国学·母城文化行舟第三季启幕
“养犬计分制”丰富了管理内涵
左家塘街道湖橡社区开展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和妇科检查服务
我市征兵体检全面铺开,6169名应征青年参加体检
秋天也能吃到本地桃子啦!新丰镇这家农场多种经营风生水起
蚌埠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禹会区宗洼村启动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
准确理解联系实际把制度优势转化成治理效能
市中区文化路街道人大代表助力关心下一代工作
自强西路2480平方米两处违建被强力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