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山区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通过建设设施一流的文化场所、支持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等途径,多措并举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将文化的影响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是评判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龙山区坚持需求导向,积极推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由“政府端菜”向“百姓点菜”转变,让“文化大餐”更可口更丰盛。
近年来,龙山区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共争取文化类专项资金1500万元,确保基层公共文化有钱投入,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加强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两个乡(镇)全部建成了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集图书借阅、报纸杂志阅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培训、文体活动服务项目于一体的标准文化站。2015年,投入12万元对乡(镇)文化站进行了达标升级改造,全区25个行政村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和农村文化大院已实现全覆盖。
《唱响新时代》《我爱你,中国》……夜幕降临,东辽河岸边微风习习,秋意正浓,市民在广场兴致勃勃地欣赏龙山区社区文艺汇演。
这是由龙山区各个社区的文艺志愿者等组成的文艺轻骑兵带来的精彩演出,刚一亮相便好评如潮。每年的社区文艺汇演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舞台。一直以来,龙山区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送图书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近两年组织各种大型演出活动30场,送戏下乡40场。
送文化进家门不如种文化在心中,为了给百姓提供更便利更舒适的文化空间,龙山区不断加大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改造提升工作,为群众提供标准化、均等化的文化活动阵地。截至目前,已经为15个社区配建了文化活动中心所需的各种器材、设备,其中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达到了配建标准。今年以来,龙山区文化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免费培训辅导活动50余期,先后开办了舞蹈类、器乐类、声乐类等培训班,受益人数3000余人,直接提高了群众的艺术水准和艺术表现力,进一步带动了全区的文化工作建设。
有场地、有器材、有服装、有道具,如今在龙山,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组成文艺团队,他们把一大批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文化节目送进千家万户,使得文化惠民和惠民文化相得益彰。
夺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的背后:跨越二十载的文明接力
泰安危化企业搬迁时间表已定:2025年底完成
免费技能培训
农家乐老板李小花的致富经
山东17市人才流动,鲁西南被郑州还是济南吸附?
龙山区文化惠民提升“幸福指数”
义乌市总工会冬日为困难职工“送温暖”
台湾鲜活石斑鱼 泉州口岸进口量大增
滁州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全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年”活动动员会
济宁市民政局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公开
“百姓宣讲直通车”基层巡演走进华林办事处
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组到宜阳县检查工作
对照“奥运标准” 军运会医疗保障打造“武汉模式”
市粮食局开展《国家粮食流通统计修订意见》调研工作
南靖举行新春招商推介会 共签约23个项目
江滨公园有件盛事,逾千人参加了,你参加了吗?
2017年12月31日各县(市、区)和开发区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邮储银行繁昌县支行进优质单位普及金融产品知识
白岩松:儿子,如果你只会学习,那我打断你的腿
全国和省人大代表专题视察调研我市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