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伴着骨灰,长眠在大海深处,浪花承载想念,波涛寄托哀思……在东经121°40′、北纬38°47′的大连老偏头海域,10年间,哈尔滨市殡葬管理部门成功举办了21次海葬,949位冰城逝者在这片海域长眠。
从土葬、火葬到如今的海葬,生态葬法的推行折射出我市殡葬管理部门探索以“不保留骨灰”为特征的殡葬改革。2009年,市殡葬管理部门首次在大连举行海葬活动。近年,通过推出惠民政策和完善的服务,海葬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21次集体海葬申请人数也在逐年递增,这也是市殡葬管理部门在倡导生态安葬新风过程中探索出的一套成功模式。
参与者逐年增加,今年首次海葬83位逝者魂归大海
“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来送你们一程,你们这种骨灰葬海的处理方式不仅环保,也给我们后辈树立了榜样,等我们百年之后,也会选择海葬,去大海中和你们团圆。”3月24日,我市第21次也是今年的首次集体海葬活动在大连举行,记者和83位逝者的家属一起登上大连港殡葬专用码头的船只。
海葬仪式上,主持人深情宣读了催人泪下的祭文,家属们集体致默哀礼,亲属们用白色丝带系住可降解骨灰罐,再捧上一捧菊花敬献在降解罐上,与已故亲人做最后的道别。在鲜花和亲人的祝福声中降解罐被缓缓放入大海,在海面漂浮一阵后缓缓下沉,海浪簇拥着罐体和花瓣漂向远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逝者家属都十分认同这种节地、生态的安葬方式,“自2009年我市首次举行海葬以来,参加海葬的逝者数量逐年递增,从最开始只有16位,到今年首次海葬就有83位逝者。”市殡葬事务管理所所长常利平说,这说明哈尔滨文明殡葬之风,越来越被逝者的亲属们所接受。
服务与政策并行,已代撒骨灰105份
2010年首次使用环保降解罐;2011年首次为家属购买人身意外险,并签订海葬合同;2013年首次开展骨灰代撒服务业务;2016年实施骨灰海葬补贴政策,每户骨灰海葬补贴标准1000元……我市从2009年开始进行骨灰撒海活动,迄今为止成功举办了21次,每一年都在惠民和服务上进行深化改革。
市民刘先生有严重的晕船症且年近七旬,为了能够完成父亲生前骨灰撒海的愿望,今年首次海葬他选择了委托殡葬工作人员代撒。“骨灰委托代撒业务是把逝者的骨灰交给工作人员,在海葬骨灰撒海过程中用照相机或摄像机全程记录,影像资料交给逝者家属留存纪念。”常所长介绍说,近年来,选择海葬送别亲人的市民越来越多,但一些市民因身体或工作原因无法参加,从2013年第11次海葬开始,我市首次开展了代撒骨灰业务,到目前为止已代撒骨灰105份,这次海葬中有17份骨灰由工作人员代撒,为历年来最多。
探索骨灰的多元化安葬模式,继续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骨灰入海同样是回归大自然,也是‘入土为安’,并不违背传统丧葬理念。”常所长说,如何实现骨灰的多元化、生态化安葬,是市殡葬管理部门近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
经过10年的探索,哈尔滨市海葬活动已经形成常态化,即在每年的3月—10月期间,不定期举办海葬活动。此外,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也在不断优化海葬服务流程,探索海葬新模式,继续缩短海葬排队等候时间。
常所长介绍说,今后市殡葬管理部门将继续落实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不断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结合实际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创新和推广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安葬方式,鼓励和引导人们积极参与。
哈尔滨殡葬微信公众号
我市开展教育扶贫专项督查
市人防办执法清欠成效明显
大物流集散园区再提档 晋城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二期开业
停水维修须开挖1楼住户卫生间 社区找户主拉家常协调
刘小涛带队走访部分服装企业,强调:强化企业服务扶持 助推产业发展壮大
实现海葬常态化 十年海葬打造哈生态安葬新模式
贺兰县四项举措狠抓河长制工作
嫌他人乱停车男子划车泄愤 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拘
市城市集团铆足干劲打好项目攻坚战投资超百亿元
服务业倍增发展给力 消费升级促经济“稳增长”
雅安市扎实开展城乡医保整合运行情况大调研
严防节日腐败 北京市纪委通报6起违规问题
市侨办开展干部大讲堂活动认真研读学习十九大报告
[城管委]创新管理体制 提升管理水平
湖北省残疾人羽毛球训练基地落户荆州
新晃一中全省青少年机器人赛夺冠
高新区喜获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荣誉称号
葛店开发区纪工委实践运用“四种形态”
中国医药城与美罗药业签订合作协议
“空中120”直奔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