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龙凤村田家沟航拍
入住新房的余庆县和景村村民
●阅读提示
昨日,“美丽长江中国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发展看贵州”网络主题活动采访组,抵达遵义市湄潭县、余庆县,采访这里的村庄实现绿色变革与发展的故事。
湄潭县龙凤村 “大胆”成就茶产业
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村民组,村民们依靠种茶发家致富后,现在又有了新的职业,比如茶叶销售商、农家乐老板等。如果不是当地人讲述,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省级三类贫困村。
“有今天的模样,要感谢当年村委会的大胆。”村民王小红说。1998年,国家在龙凤村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大家决定把退下来的耕地全种茶树。上级部门起初不认可,认为这不符合政策,不能给退耕还林补贴。
但大家的态度很坚决,坚持要种茶。“种茶能挣钱,也能绿化、保持水土。”村支书伍荣明说。到2003年,以田家沟为中心的龙凤村,20多个村民组把适合种植的耕地全都种了茶。同时,村里也继续“申诉”。
终于,省林业厅等部门实地调研后,认可了龙凤村的做法。8年后,龙凤村的村民们领到补发的退耕还林补贴。如今,龙凤村茶叶的收入远高于普通农作物,仅卖茶青每亩年收入都有7000多元钱。2017年,龙凤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6504元。
逐渐富裕起来的龙凤村,开始考虑利用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价值。2016年,龙凤村成立股份公司,把全村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开展茶旅等经营项目,全村人都是股东。开张一年,股份公司有了400多万元的收入。同时,万花源等一批企业也入驻龙凤村,依托青山绿水扩大茶产业、茶旅一体发展。
余庆县哨溪村 “乡愁旅居”引客来
哨溪村位于余庆县白泥镇的方竹水电站库区边。下游7公里,是长江的一大支流乌江。因为建在悬崖上,离外面的大马路还要翻几座山,这个村相对封闭,年轻人多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老人,除了耕种山坡上的土地,几乎没时间打扫庭院,“院子里曾到处都是鸡屎牛粪”。
相对封闭的环境,保存了哨溪村的原始风貌。悬崖上,上百栋传统的黔北民居小院,开门见水。如今每到春天,家家院子里的杏花、桃花、梨花次第绽放,与湖水相映,好一派山水农庄的景观。
“这就是乡愁,也是‘卖点’。”余庆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李正隆说。2015年,这家公司开始投资哨溪村,计划投资5.5亿元把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子,打造成旅居农家,为城里人、外地人提供共享田园的场所。
这种模式,在余庆县的大乌江镇红渡村、松烟镇二龙村已有成功典范。
哨溪村10户已举家外出的村民,把闲置的小院,以每年4000元的价格租给了公司。公司在不改变原有结构、布局的前提下,对小院进行整修、房屋装修,做成精品农家。
精品农家的示范,正在带动村民自发参与到旅居农家的建设中。很多村民在政府和公司的帮助下,正在对脏乱差的小院进行整治。此外,村民们将山坡上世代耕种的土地,全都按规划种了桃子等果树。
考虑到未来旅居农家可能对湖泊、河流的影响,公司修建了管网,将污水引入沉淀池和人工小湿地,采取化学与天然结合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排放。“绝不让一滴不达标的水进入乌江。”李正隆说。记者 黄黔华 张志红
市政协召开八届十八次主席会议 李驰主持
本市暂停五联疫苗首针接种 政府启动紧急采购
南澳县组织职工义工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引导活动
南宁市农业委员会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
首周丽水322户纳税人申报
美丽长江中国行| 遵义:两个村庄的绿色变革
医疗扶贫为贫困群众编安全、有效医疗保障网
男子骑车摔倒出血严重 乘客站服接力救助 (图)
第五届“晋中文学奖” 参评作品征集公告
广汉严厉打击非法采砂
北票市委启动对8个基层党组织的首轮巡察工作
上海市财政局监督检查局2018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查前公示
2018“浙江好腔调”曲艺中篇展演活动及浙江曲艺传承人培训在柯桥举行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全国旅游城市旅游质监执法部门达成《三亚共识》
集聚区成功挂牌出让6宗海域使用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芗城区监督所定期开展主题案件研讨
大数据+消费的普及 一码支付乐享自在生活
山西朔州:黄土地书写绿色传奇
商南县清欠农民工工资8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