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司法局构建“园地式”平台推进社区矫正社会化

新昌县司法局立足社区矫正工作特点,形成以专业心理矫治工作为主导,社区矫正社会帮教基地为补充的基础模式,切实强化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广度和深度,提升监管实效。
一是构建心理矫治“心灵园地”。与新昌县心理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合作机制,聘请心理医生担任社区矫正心理专家团成员,落实个案交流与定期研讨制度。与新昌县福心e家心理援助中心长期合作,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一对一”心理健康服务。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按现实危险程度和再犯罪可能性大小进行差异化管理,因人施教,分类矫正。截止目前,新昌县司法局共有心理咨询师12名,2018年以来,累计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修心教育活动52场次,涉及1865人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882人次,道德教育活动15场,涉及298人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37人次。
二是构建基地帮教“保障园地”。与新昌县天姥义工协会合作,在儒岙成立首个社区矫正社会帮教基地,将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纳入义工志愿者队伍,引导其参与交通引导、普法宣传、爱心救助等志愿活动,并由基地义工对公益劳动记录情况进行评分,作为社区矫正日常监管考核的部分依据,有效提升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动力。对经走访核实家庭确有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针对性提供创业就业途径、协调最低生活保障等帮扶举措,帮助其重树生活信心,积极接受教育改造。2018年以来,基地累计引导社区服刑人员参与各类志愿活动114人次;累计开展就业培训82人次,社会帮教26人次,困难救助17人次。
三是构建统分管理“专业园地”。以县局统管,司法所细抓的格局为基础,强化社区矫正社会化工作规范化运行,切实提升工作成效。推行“一谈一卡一档”机制,入矫半个月内,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1次谈心,发放1个心理矫治联系卡,建立1本心理健康档案,有效提高心理矫治实效。全面落实回访检查督导制度,推进制度运行长效化。聘请心理咨询专家、学者对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实务操作能力。多举措实现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在筑牢社会稳定安全防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18年以来,已累计引进社会组织4家,志愿者316名,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心理档案494本;对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开展心理业务培训79人次。

苏州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成立
林州市长王宝玉调研指导环保工作
复查安全隐患整改 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塔坊镇: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世界杯开赛以来南京交警查获394名酒后开车人
新昌县司法局构建“园地式”平台推进社区矫正社会化
南开大学百年校庆LOGO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市水务局突击检查防汛值班值守情况
重阳关爱暖人心健康扶贫惠民生
央视来泰拍摄杨根思精神传承纪录片
【摄影欣赏】印象内湖墟
禹王台区残联举办培训班助力贫困农村残疾人创业增收
威海市为16只大天鹅安装跟踪器
市委组织部迅速传达学习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
零陵500多名扶贫干部集中充电
上深圳本科越来越难了!广东省内考生必须过高优线
五保老人捐遗体圆感恩心愿 系阜宁首例成功捐献者
宋殿宇在调研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时强调 对照标准 补齐短板 强化弱项 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我县召开抓招商比项目投资暨工业发展推进会
“微笑”普法群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