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神”的结局是最好的加分项
近日,一部取材自真实案例的影片——《我不是药神》正在全国热映。据调查,该片的口碑已经创了20年来国产电影的新高。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以写实的手法,让观众相信电影中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并使他们被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深深打动。然而,一些观众也表示愤懑,认为很好的影片毁在了最后三分钟。他们无法接受影片结局与真实案例结局之间的罪与非罪的差异。两者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在这种“情理法”纠结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价值内涵?
本期三人谈嘉宾:
黄伟 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二科副主任
高军 江苏理工学院教授、常州市法学会副秘书长、法学博士
主持人:车玉
访谈时间:7月10日
访谈地点:常州市人民检察院
《审判的价值》 美术方舟供稿 倪铭作 “药神”的结局是一次法治启蒙
主持人:正在热映的影片《我不是药神》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不过,很多观众质疑,为何真实案例的陆勇没有被起诉,而影片的主角程勇却被判刑而入狱。这两个结局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高军:从两者的司法判定层面上看,两个结局的主要区别是触犯刑法的情节程度不同。真实案例中,陆勇帮助病友购买仿制药的行为不是销售行为,而是购买行为,既没有牟利,也没有侵犯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也就没有构成销售假药罪。另外,陆勇通过网络购买并使用了以他人身份信息开设的借记卡的行为,确实违反了金融管理秩序,不过,他最终只使用成功1张卡,并且是为了帮助病友治病,没有牟利,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也不认为是犯罪。然而,影片中的程勇不仅是仿制药的销售代理,还从非法渠道将大量仿制药带入国内,并卖给大批病人且从中赚取了不菲的利润。这样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必然要接受制裁。
黄伟:这两个结局所造成的社会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陆勇案完全符合不起诉的条件。检察机关利用自己的不起诉权,把案件终结在检察环节,而没有使之进入审判环节,有效避免了更大的舆论冲突。尤为重要的是,承办该案的检察机关精心制作的《不起诉决定书》及《释法说理书》,不仅准确地还原了案件事实,还细腻地解释了案情法理。这样的处理,很好地回应了社会舆论,符合公众对于刑事司法公正性的认知与期待,避免了公众的误解。然而,影片虽然生动展现了事件的经过,但是最后匆匆的审判、苍白的陈述和煽情的送别,并没有帮助观众真正理解案件背后的法治精神。
主持人:你如何评价影片中程勇的结局?
高军:这两个案件都是“情理法”相纠缠的案件。可是,从本质上看,影片中程勇的结局与真实案例中陆勇的结局并没有区别,都是在《刑法》的框架范围内进行的裁判,没有背离刑事司法应有的价值观。
黄伟:影片中对程勇的判决,表明了刑事司法的最坚定的立场,即任何人都不得触犯法律,任何人违法都必然得到追究。如果因为公众的舆论倾向,影片中的程勇就被免于刑事处罚,反而是对刑事司法的一种伤害。法律与道德虽不对立,但也泾渭分明。我们不能用道德审判取代法律审判。我们的司法不会屈从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也不会屈从于道德,应当也可以做好自己该做的裁判。司法为民与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固然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是司法裁判的唯一原则,也不应成为公众关注的唯一内容。一味地把法与情纠织在一起,只能吸引公众的眼球,未必能有效地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其实,影片最后的判决,也是一次对公众非常重要的法治启蒙,可以引起他们对法治建设产生更为深刻的思考。
法的价值与法的规定并不冲突
主持人:现实中,陆勇案的处理,推动了我国医药管理制度的改革。还有哪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类似案例?它们有怎样的特点?
高军:较为典型的案件有天津大妈持枪案和深圳鹦鹉案等。这些案件所涉及的法律规定,或最终的司法判决,违背了公众基本的常识和情感,违反了公众最为朴素的是非观与善恶观,往往被认为是疑难案件,必须依靠法理思维分析判断。
黄伟:这类案件往往不属于自然犯,即在侵害或者威胁法益的同时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如强奸、杀人、放火等。它们属于法定犯,即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或者为贯彻行政措施的需要,而特别规定的犯罪,它们往往侵害或者威胁法益但没有明显违反伦理道德,主要是违反行政、经济管理等法规的犯罪行为。针对这类案件,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是否一定需要运用刑法评价并动用刑事手段,是否可以从刑法理论或是刑事司法技术的角度给一条出罪的道路。
主持人:这些案件是否产生了法的价值与法的规定之间的冲突?如何理解或处理这样的冲突?
高军:法的价值与法的规定的问题,也是原则与规则的问题。对于这类案件,首先应当考虑“规则”,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或者“规则”之间相互冲突,或者“规则”明显违反了理性和公平正义,那么就需要“原则”来弥补“规则”的缺陷,即引入价值的判断。哪怕对于一些存在瑕疵的“规则”,公众也应有遵守和容忍的义务。正如亚里斯多德对法治的定义,“已成立的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而大家所普遍遵守的法律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公民普遍守法才是法治的第一层含义。
黄伟:原则与规则在本质上并不冲突。由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动不居,法律不能预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只有法律如何回应好社会生活的问题,而不是法律价值与法律规则有冲突的问题。原则和规则都很重要,没有谁比谁更重要。法律规则建立在法律价值的指引下,当其被引用在社会生活的变化中时,会出现力所不逮的情况。这时,我们需要利用法律价值对法律规则进行解释。而且,法律规则在应用中无时无刻不需要解释。比如,解释什么是机动车。因为当有的电动车达到一些标准,也可以被解释为机动车。然而,法律的价值并不能解决具体问题,还是要依靠法律规则处理具体案件。比如,刑法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体现了刑法的法律价值,使刑法原则更加公开化和制度化,不再是“法不可知、威不可测”,有效避免了刑事司法的擅断性和随意性。不过,正是因为法律价值的抽象性,它存有非常大的适应性,也拥有了不断批判和反思法律规则或规定的张力。
法律人应有良心也要有脊梁
主持人:有人质疑,是不是只有“药神”的出现,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引发法律人的思考,进而推动法治的进步?作为法律人,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质疑?
高军:这种论断并不妥当。“药神”这类案件,有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它们可以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也确实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法律的修改和完善。不过,法治社会的进步不是仅靠一些典型案例的催化作用,还需要整个社会法律系统获得全面的建设,需要各个领域精英,尤其是法律人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其实,法律人,不是法律判断的贩卖机。尤其是司法裁判者,更不应是简单地投入案件事实和法律条文就能“吐出”司法裁判的机器。作为法律人,必须发挥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做出公平、正义、合理、人性的思考和判断。这需要法律人重视法理学、伦理学、历史学以及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和钻研,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规定机械教条地进行思考,要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法治价值观。
黄伟:回到陆勇案,如果只有社会的关注,没有司法机关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做出更深入的思考,那对于法治建设的贡献依然非常有限。法律人需要也应该始终在思考如何在合法性与合理性之间找到出路,解决多方利益的冲突。此外,法律人要有自己应有的脊梁,不能因为舆论压力而违背法律应有的价值和理念。推动法治社会的进步,是每一个法律人的使命。为此,法律人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首先,法律人要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和捍卫之心,有坚定的法律信仰。法律人,尤其是司法人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法律的代表、法治的缩影。如若连法律人自己都怀疑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如何让公众也有这样的信念?其二,法律人要持久地关注和关切社会现实,不能有就法论法的教条主义,要清楚地明白,在调节各方利益时,法律做出了怎样的妥协和取舍,从而使自己的判断不偏离法律内在的价值。其三,法律人要有社会良心。法律人本身也是社会人。他们生活在这个社会,无法摆脱,也无需摆脱社会的影响。他们恰恰要感知社会的脉动,尝尽社会的冷暖,以此来更好地领悟法律内在的价值。如此,在运用法律规定处理社会问题的时候,他们才能以自己的良心去斟酌衡量,处理好个案正义与普遍正义之间的关系。其四,法律人应以持续学习和探索的坚韧态度,熟练掌握必要的法律技能。法律人对案件的判断,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不做机械的操作工。比如,法律始终不能保护所有的利益,对法律的解释就是对利益的权衡。要在各方冲突的利益之间做出最为妥当的取舍,法律人需要巧妙地运用法律技能,弥合法律规则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落差,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正义。
主持人:作为只相信“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公众,我们该如何认识法律价值与内心价值的冲突?其实,我们未必需要明白法律的具体规定,可是,我们应该理解法律的内在价值。正如现实案例中的陆勇所说:“我始终敬畏法律。”我们要摒弃用道理取代法律的评价视角,更要避免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行为倾向;我们不应把法律当作简单的工具,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或者,对自己有利就用,对自己无利就不用;我们不能只看到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还要清楚地看到法律赋予我们的义务。影片中,程勇在最后陈述,他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
来源:常州日报
泥沙入江影响饮用水吗?中环水务回应:无影响,市民可放心用水
打牢“稳”的基础 迈实“进”的步伐 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发展提质发展
慈利县发改局全面督查涉旅市场经营行为
今起沈阳市民办理临时身份证立等可取
2018湖南开放强省建设暨优势产业链项目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常州三人谈:“药神”的结局是最好的加分项
钻技一公司完成油田首口无水泥头固井施工任务
曾贩毒被抓 女子又“重操旧业”被判有期徒刑4年 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
蓝山县委:冬季送温暖 情系困难户
清明节期间 渝蓉高速将重点抓拍处罚临停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谈企业融资等热点问题
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首届特邀监督员聘任仪式
巴彦县四大班子领导参观全省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图片展
教改创新提升艺术感知和创造能力 江苏工院师生在意访学收获多多
云东海学校将于5月竣工 提供2520个学位
永州加快建设汽车配套产业园 打造300亿级产业集群
活了文旅融合“一盘棋”
别人酒驾躲检查 他搭讪交警被查个正着
市审管办党组书记、主任洪起平:全力打造“政务服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最优市”
科技部考察组来滕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