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传习基地揭牌 为我市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记者 王亚娇 近日,我市2018年“非遗进校园”传习基地揭牌暨开班仪式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当天,80名学生聆听了传统非遗项目紫金花朝戏和客家山歌讲课。
由市文化馆、市非遗中心、河职院共同举办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开班,河职院将紫金花朝戏与客家山歌正式纳入河职院选修课程。
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年轻人在参与到非遗项目的学习和传承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普及传统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和保护地方文化的兴趣。
河职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杜伟祥表示,花朝戏及客家山歌是我市的两张文化名片,学校开设这个选修课后,有关专业的学生都选修了这两门课程。这样的举措,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为我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再添新动力。
在开班仪式上,主办方特别邀请了我市花朝戏与客家山歌传承人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展示和交流。来自紫金的学生小陈说,从小受爷爷的影响,非常喜欢花朝戏,此次花朝戏能够进入学校的课程,非常开心和期待。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为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继承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由市文化馆、紫金县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国家级非遗花朝戏进校园(第一期)”在紫金县第一小学开班。
第一期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学生马滋豪表示非常喜欢花朝戏表演,今后会认真学习这些课程。今年,该课程继续在紫金县第一小学开设。紫金县花朝戏剧团演员杜丽表示,今年将针对水袖、花朝戏基本功24个亮相等动作进行教学,让孩子们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进校园”活动,将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拉近了青少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可培养学生对河源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传承、弘扬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筠连县强“内力”抓实招商引资工作
4000人雨中行,花式玩转杭城
四年208次志愿帮扶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六公司团委志愿者团队春节前服务帮扶家庭
住建局突出“精”字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营养早餐 开启活力每一天
“非遗进校园”传习基地揭牌 为我市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社保送温暖 人社伴你行 “1584政风行风热线”2018首场送温暖活动顺利举办
我市组团参加第五届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巡回招聘会
我市举办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培训班
聚焦关键环节持续发力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东港区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部署
海客谈丨丰收节是奋斗者的节日
湘潭市侨商会举行换届大会
海口两村落获评海南五星级美丽乡村
威海女大学生村官登上人民日报官博
攻坚战+持久战助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京东到家"消费的宁波人 有发现被强收了0.5元包装费吗?
武汉“校友经济”今年将延伸至海外
省“五星工程奖”初评设泰州分会场
当涂:太白镇落实“三个紧抓”做好招商引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