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的平定县娘子关镇,正处于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所到之处满眼绿意葱茏。拐进一条小路朝西塔堰村驶去,颜色逐渐变得不一样,绿意中夹杂着些许紫色,远远望去紫绿相间格外引人注目。
指着生机勃勃的土地,西塔堰村党支部书记石爱平介绍,那就是村里的种植调产项目紫苏。从2014年试种五六亩到如今全村一半耕地种紫苏,没人知道,这颗“金种子”萌芽的故事也是石爱平近五年的奔波故事。
西塔堰村处于桃河下游,村里300多户人家常年以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生。原先村里用水方便,大伙儿种地多少能有结余。后来,因为用水成本提高,种玉米竟成了赔钱的营生。
土地不平整多是条块地,引水不方便成为旱地,再加上近年来我市积极倡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作为西塔堰村的当家人,石爱平和村支“两委”也积极带领村民调整种植产业结构。他们以产业兴旺为目标,学习借鉴先进种植理念、经验,积极引进新的农业项目和种植品种。
说起2014年引进紫苏种植,石爱平提到一个人——石有昌。62岁的石有昌是西塔堰村人,早年间外出从事建筑行业,积累了一定资金。
2008年,石有昌返乡创业,承包西塔堰村部分土地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和石有昌聊天中,石爱平第一次知道了有一种植物叫紫苏。因为当时玉米行情较好,石爱平也就没把特色种植的事儿放在心上。
近年来,玉米行情逐渐下跌,石爱平每天心里就盘算一件事——种什么能让大伙儿的日子过下去。他想起石有昌提过紫苏种植,觉得这或许是条出路。咨询农业专家又多方奔走后,石爱平了解到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紫苏籽能榨油,其中包含多种氨基酸和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此外,紫苏种植、管护容易,属有机旱作,市场尚未饱和,前景较好。
考虑到这些,石爱平和村支“两委”商议,决定“两委”委员每人先种一亩试一试。随后,他找到石有昌帮忙引进紫苏。2014年,5亩多紫苏在西塔堰村扎了根。
因为紫苏种植当年就能见效,秋天时村支“两委”委员迎来收获。石爱平拿着紫苏籽到邻近的河北省井陉县南峪镇榨油,回来后销售一空。
2015年,有了经验的石爱平开始向全村村民推广紫苏种植。跟随石爱平的脚步走进一片紫苏种植田,村民石成科正忙活着给紫苏通风、除草。
石爱平介绍,石成科是村里最早种紫苏的人之一。停下手里的活计,石成科谈起2015年种紫苏的事情:“我过去一直种玉茭,咋也不敢寻思种这些新东西。那会儿,还是家里那口子鼓动我试试,这才在五六亩地里腾出一亩种了紫苏。”
因为是第一年种植,石成科的收成不算太好,榨的油品质也一般。不过,他细算经济账后却发现,即便这样依然比种玉米强得多。看出明显变化的石成科,逐步增加了紫苏的种植面积。
石爱平介绍,2016年,西塔堰村种紫苏的村民发展到十多户,种植面积也扩大到近20亩。到娘子关景区旅游的人知道后,纷纷主动上门求购。2017年,西塔堰村进一步扩大紫苏种植面积,达到50亩。
面积扩大、产量增多,石爱平长远谋划,多次外出跑销路,希望寻找合适的公司统一收购村里的紫苏,改变过去零散的销售模式。经过多次洽谈,市中基伟林科技有限公司同西塔堰村达成收购协议,以每公斤20元的保底价格收购紫苏,解决了销路问题。
紫苏种植在西塔堰村转眼进入第5个年头,石爱平也为此奔波了这么多年。考虑到紫苏种植能让日子过得更好,西塔堰村300多户人家有一半种起紫苏,紫苏种植面积达300多亩。
石成科等最早种紫苏的村民早早尝到甜头,除了家里五六亩耕地全部种植紫苏外,还流转其他无劳动能力村民的耕地种植,达到10多亩。
眼下,闲不住的石爱平又有了新打算——延长紫苏种植产业链,尝试引进机器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石爱平将走上第六年的奔波路……
我市组团参加第五届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巡回招聘会
我市举办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培训班
聚焦关键环节持续发力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关于注销逾期6个月未年审道路货物运输辆道路运输证(截至2018年4月30日)的通告
蛟河市公安局“三措并举”加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重磅|平定县西塔堰村这样种紫苏!
全市城市领域党建工作会议暨市委非公工委扩大会议召开
隆回县荷田乡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进入冲刺阶段
嫦娥四号中继星被命名为“鹊桥”
南明区2017年为民办“十件实事”推进良好
武汉“校友经济”今年将延伸至海外
省“五星工程奖”初评设泰州分会场
当涂:太白镇落实“三个紧抓”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曝光!梅城江北沙子墩路、新峰路常有车辆乱停放
景宁:别样的“乡村振兴讲习所”
第43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在南航举办
吉林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尔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市公交公司:恩施公交考察团赴各地公交公司考察学习
厦门双十漳州校区举行安全宣传周活动
延期通知!还有半个月,高埗大桥可以通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