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棱形茶壶——晚清
龙纹口沿山水人物故事纹银碗——晚清
堆焊葡萄藤果盘——晚清
镂空竹叶纹套琉璃银碗——晚清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陈凤军)人物故事纹龙耳瓶、镂空琉璃大碗、堆焊葡萄藤果盘、菱形壶、带盖黄油盒、鱼刀叉……您想欣赏这些别具特色,展现中国传统银器手工艺最高峰的银器精品吗?2月6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与长沙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白银时代——中国外销银器特展”在沈阳故宫一开展,立刻吸引了许多观众惊喜的目光:“这些银器真美啊!”
该展览是全国首个集中展现中国外销银器的原创精品特展。这些颇具特色的器物来自古老的中国清代,都是当年的匠人一刀刀、一笔笔精心制作而成的,流传到今天已成为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本次展览分为“海外华品”“艺脉千年”“意趣相融”三个部分,105件展品以器物本身为出发点,从时代背景、工艺特色、中西风格等方面来讲述外销银器背后的迷人故事。
“从这些银器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可以发现这些外销银器的时代集中于清代和民国时期,主要是通过贸易的形式销往西方国家。”长沙博物馆副馆长李历松向记者介绍说。清代银器的外销与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密切相关。1840年以前,受“一口通商”政策的限制,外销银器产地主要集中于广州。1840年以后,中国开埠口岸城市不断增加,外销银器的产地不断扩大,上海、天津、汉口、九江等地也开始外销银器。这一时期来华经商的西方人士越来越多,随着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认知的加深,他们逐渐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因而这一时期的外销银器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其造型及装饰方面,增加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出中西合璧的面貌。
中国银器制作的历史十分悠久,夏商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银器,至春秋战国时期渐趋普遍。在此后数千年里,银器因材质稀少珍贵、色泽纯洁柔美而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与之相随的是,银器制作工艺也不断提升发展,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工艺门类。
李浩摄影
城管部门:整治占道行为 严控噪声污染
阳春市:开展安全检查
社区“道德广场”亮相
桦甸市水利局积极组织开展扶贫捐赠活动
轿车行驶时突然停车清客 车身突发自燃交警"铁骑"飞速到场救援
海外华品 艺脉千年
带娃摘草莓体验田园乐
响水县陈家港镇 “公民道德宣传周”有声有色
[龙泉驿区]正月十五元宵夜,2018戊戌年客家火龙节暨客家灯会热闹上演
即墨区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区教育工作
“众创杯”农村电商赛(云浮)宣讲会本月19日举行
上海立法扩大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条例明年3月起正式实施
天气寒冷,街坊买菜贵了吗?
杭网义工情暖恩施公益夏令营圆满闭营啦!谢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
揭西县教育局教师计算机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明日抚顺或迎小雪天气 气温比上周回升5℃左右
再攀新高!快来看宝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得咋样
新化县召开易地扶贫搬迁“百日攻坚”誓师大会
服务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养装备制造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全国铁路7月开启暑运模式将迎来两次客流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