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设备岂能成摆设?


  篡改环保自动监测数据,说白了就是一种行为造假。这种环保监测数据造假不单单本地有,其他地方也多次出现。这种数据造假行为也不单单是企业行为,也有政府部门行为。比如为治雾霾,不少地方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附近轮番作业洒水,以干扰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此问题的指向不能不让人深思:这些造假得出的数据还能成为环保监测与治理的参考依据吗?如此环保监测还有作用与意义吗?这些不同的造假行为不同程度地让环保监测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让投资建成的监测设备成了事实上的摆设,不仅起不到应有的监测作用,而且还严重地动摇了监测的真实性与公信力。
环保监测数据造假满足了某些人的需求,却损害了大众的利益。监测的数据当是环境治理决策的依据。第一手资料不真实,又能拿什么来谈论决策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一切只是自欺欺人,在一种虚幻的满足中给当地环境治理与保护设置了人为的障碍。这种行为实质上已无异于犯罪。对于造假如何处理?相信法律法规会给出公正的裁决。
纵观现实,某种程度上造假真是无所不及。产品造假,数据造假,学历造假,履历造假,这个假那个假已严重地损害了社会公信,加大了社会运行成本,尤其是社会诚信成本。对于一切造假行为须严打当头,以正视听,给百姓以信心,提振整个社会诚信力度。就环保而言,环境的保护重在练好内功,不能以这样那样的欺骗手段营造虚幻的光环。环保监测数据真实乃是第一要素,失去了真实,环保监测也就相应地失去了意义与作用。此种认识当是一种常识,我想造假者不是不知,而是心中有“鬼”,妄以一种篡改后的数据规避环境治理不力的责任。
对环保监测数据篡改造假进行事后追责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但后续的问题是该如何彻底杜绝此类不该出现的现象。一方面要提高社会诚信力度,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形成一种有效的威慑力量,真正地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不敢造假,走法治式的环保之路,下力气练好内功,杜绝各种“虚功”。

婺源十余万亩油菜花盛放迎客
重症流感来袭 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应对
在汉央企建巴基斯坦最大机场 伊斯兰堡国际机场通航
罗湖区政协调研棚改工作
乐山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在夹江县召开
环境监测设备岂能成摆设?
自治区召开全区2018年脱贫攻坚业务培训会
诸城医生到临沂探亲遇当地老人心脏骤停 紧急施救
国庆节 市民走出家门享秋日时光
徐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
宁波市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实施方案
泗水圣源电气公司检修线路迎峰度夏
开学季,文具市场“升温”了
华电宿州公司公众开放日 暖心、走心、入心
宿迁又有大型招聘会!
佛坪奋力追赶超越交出靓丽“成绩单”
建瓯一散布重大交通事故谣言男子被警方依法拘留
博爱县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西市区开展纪律教育活动
开阳县紫兴社区“三深”学习好、传达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