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上午好!我叫苏金芳,是玉环市组织系统的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我认识并了解郭口顺老人,完全是因为工作关系。
记得2007年底,我刚进入组织部没多久,一次,单位安排我跟着领导去看望党代表郭口顺。当时只知道,他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离休干部,我心里一直在纳闷,一个80多岁的老人家,怎么会被选上党代表呢?
我们到达坎门的时候还不到上班时间,可是关工委办公室的门已经开着了,我一眼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朴素的老人家正坐在桌子前,桌子上摆着一个塑料透明杯,杯里装着一些淡黄色液体,只见他把脸凑近塑料杯,一只手握着杯子,另一只手的几个指头,紧紧捏着一片细长的纸条,非常小心地伸进液体中,过了一会慢慢地将纸条拿出,纸条上带出的一颗水珠滴在他的一只手背上,但他全然不顾,只是全神贯注地盯着纸条看。他是那么专注地做着这件事,以至于根本没有发现门口有人。当他抬起头时,部领导走了过去,说,“郭老,您又亲自给戒毒对象做尿检啊!”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坐在眼前的就是党代表郭口顺,80多岁的郭口顺看上去目光炯炯、精神矍铄。他那么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刚才居然在给戒毒对象做尿检!后来跟郭老的交谈中,我才知道,帮教一个人成功脱毒,需要三年时间,经过13次尿检合格。
我一下子明白了他被选上党代表的原因!后来,我也慢慢地在工作中跟郭老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跟他说话一次,心灵就被震撼一次;跟他接触一次,就能受教育一次,就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他的一言一行,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坚守初心的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他经常说的三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行。
郭老常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共产党人就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誓言无声,初心永恒!已有70年党龄的郭老,不管是身居要职还是告老还乡,不管地位和身份如何变化,他内心的信念不变,执着如初、本色依然!
对郭老来说,坚持与争先,早已刻进了他的骨子里。他说,“我这个人,不甘落后。打仗时,一定要打赢;做工作,也要尽力做好。”93岁的郭老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胃炎,前段时间还住过院,但还是溜出病房赶工作,他说一工作起来,生病的事情就会忘记了,工作是治愈身体疾病的良方!很多人问他:“你要做到什么时候?”他总说:“只要脑子还能思考,手脚还能动,党和人民需要,就继续干下去!”因此,我看到,每一次党代会年会、干部大会以及老干部工作会议上,郭老几乎从不缺席;每一次干部谈话,郭老都会提早到场;每一次填写测评表,郭老都是一丝不苟写到最后。去年一次干部大会前,我打电话确认他能不能参会,感觉到他说话有些疲惫,便告诉他:“郭老,要是您不方便,我可以帮您请假。”但他却说:“我会来的,多掌握点会议精神,工作可以更好做。”大家也许不知道,93岁的郭老讲起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来也是头头是道,丝毫不输于一个现职领导干部。他是有坚持学习的习惯,他的十九大报告内容,摘录的比我们年轻人还要全。
郭老常说的第二句话就是:“这辈子,我最看不得老百姓受苦。”
2013年8月,我与同事一起去坎门中心渔港指挥部开展专项考察,指挥部负责同志告诉我们,坎门中心渔港能成为第一批国家级中心渔港,郭老功不可没。
在上世纪70年代,坎门渔港防波堤建成以前,台风天里,沿岸群众经常遭受家毁人亡的灾难。郭口顺14岁时,捕鱼的父亲,在一次海难中去世,而解放后这么多年,坎门群众还要受暴风雨困扰,郭口顺再也坐不住了,1977年,时任玉环水产局局长的郭口顺,提出建设坎门前岙防波堤,这对于一个从无建设防波堤经验、没有工程师、没有资金来源的偏僻海岛玉环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工程早完成一天,群众就早安全一天”,郭口顺以此来激励自己,因此,他带领坎门区领导和局机关干部风餐露宿,一次又一次奔走在海岸线上,愣是“逼”出了防波堤选址和建设方案;没有资金,就动员全县机关干部捐款;劳力不够,就发动机关干部和群众一起干。1980年底,防波堤建成,全长495米,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建成后,不仅有效保护了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形成了约25万平方米的港湾,可停泊船只1000多艘。后来,便有了现在的国家级中心渔港。
被郭老看不得的又何止是受台风之苦的群众呢?还有受吸毒、失足之苦的1100多名青少年,还有受贫困之苦的180户困难家庭,还有无数在街头偶遇的可怜人,以及一些远在西部山区素未谋面的贫困孩子。对于这些人,郭老总是给予最大的帮助,因为群众的疾苦,他能感同身受,所以群众的呼声,他能热情回应!他不是把群众说在嘴上,而是真正把群众装到心里,付诸于行动中!
郭老看不得群众受苦,可却看着自己的家人受苦,而不能帮忙。不是帮不了忙,而是他始终认为,相比于“小家”利益,更重要的是“大家”利益。对瘫痪在床的大儿子,郭老是有愧疚的;对体质虚弱的86岁老伴,郭老也是有愧疚的。离休后,郭老比在职时还要忙,下班回家后,经常吃完饭就伏案写材料,这31年来,他几乎没帮老伴买过米、买过菜,家里的大小事情全由老伴张罗。直到前年,老伴因腰病,无法持久站立了,郭老终于开始做家务了,那就是洗碗。其实,老伴52岁时,在台州医院动手术,当时郭老曾答应她离休后要好好照顾她。可就在这个星期,老伴又住院了,郭老还是坚持等到下班后才去陪她。郭老说:“我也想多陪她,可我还在上班,要对群众负责,老太婆很理解支持我!”可这“理解支持”四个字,谈何容易啊!这理解支持的背后,包含着老伴数十年来多少辛酸和坚忍啊!
郭老常说的第三句话就是:“干部事事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战争年代,他带领民兵冲在最前线;台风暴雨中抢救落水同志,他第一个跳下海;出资捐款,他第一个拿出钱来;离休后上班,每天早上他也是提早一个小时到,每年除了过年休息几天外,其他时间都在上班。而当碰上领补贴这样的事,郭老却始终拒绝。1989年那会,郭老本能享受县关工委的每月70元补贴,这在当时算是一份不错的收入,但他坚决不领,而后来坎门关工委的补贴,更是一分不领。他说:“我们是干部,退下来了,有离休工资,怎么能享受政府补贴呢?”
就是在郭老这些一点一滴行为的感召和影响下,一大批老同志纷纷聚集在他的周围,称郭老为“老大哥”,从一开始的23人,到现在的625人。这些老人中,很多不是坎门本地人,很多自身身体也不好,但他们不顾路途遥远,不顾身体病痛,十多年来风雨无阻,一直跟着郭老这个“老大哥”干。少年英雄林森火的哥哥林森木,今年88岁了,心脏曾动过多次搭桥手术,身上还放着两个支架,问他为什么还会跟着郭老干时,他说:“他干的都是好事,我们服他相信他,愿意跟着他干一辈子!”这就是事事模范带头的强大效应,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聚集正能量!它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初心的方向。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郭老!我多么希望,这么一个单纯高尚的老人,应该永远快乐健康地生活着;但我也知道,一个93岁的老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与时间比赛了。上个月的一天,当我目送着郭老离开市政府时,看着他逐渐消失的背影,我突然发现,他的身板再也不能像十多年前那样挺得笔直了,开始弯曲了;他的脚步再也不能像十多年前那样矫健了,开始越来越蹒跚了;他已不排斥工作人员扶着他上下楼梯,也不排斥工作人员扶着他上下车了。想到这,心里顿时涌出一股莫名的心酸!时间啊,请你过得慢些,慢些,再慢些!请你给这位老人多一点的时间!让他能够牵着老伴的手,夕阳下一起散步;让他能够抱着曾孙们,享受天伦之乐!对这个问题,郭老却说:“我知道有生之年剩下时间不多了,我不是不懂得生活,不是不爱惜自己,我们共产党人要懂得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人民利益、人民事业,我愿意为家乡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谢谢!
爱护河湖惜山水 生态回报景色美
长沙至沅陵周末旅游专线开通
9月起 宿州公交实行非空调价
带领乡亲增收致富 他用双手“走”出别样精彩
华孚精密科技项目竣工投产
苏金芳宣讲稿
省领导们一行莅临陶溪川参观考察
全市转型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召开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最佳发展环境 全力推动开封软实力竞争力走在全省前列
辟谣:荆州市民在文湖公园唱歌瘁死?相关部门回应
关于公开征集宿州市“新时代讲习所”标识设计方案的启事
忠实践行红船精神 模范建设清廉浙江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黑河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公用管道(燃气管道)专项整治工作会议
地铁早高峰提前半小时发车并缩短发车间隔
油溪乡积极开展驻村帮扶走访活动
梓潼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西安市安全生产三项攻坚成效明显 问题隐患整改率已达91%
徐宏源:奋力建设一流全国文明城市
关于《公路》来信的回复
鼓足精气神打好创文攻坚战
九原区试点社保缴费核定网上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