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润城城水共生

记者 张志新 吴继峰
周口,依水而建,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较为丰富。回首过往,周口沙颍河千帆云集、桨声楫影的情景依然还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辉煌。
历史的车轮碾压着光阴,正昂首阔步地走进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省提出突出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的背景下,2017年8月25日,在全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上,市政府提出:要牢牢把握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难得机遇,抓好关键点,找准突破口,全力促提质,做到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着力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
2018年,周口市将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6月8日,市委书记、周口市市级总河长刘继标率队巡河并现场调研,实地察看中心城区水系治理工程时强调,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消除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水系治理工程。
一直以来,周口就借助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围绕“水”字做文章,将中心城区几条河流列为综合治理范围,并规划建设多个湿地公园等,积极构建生态水系,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助力百城提质,绘就以水润城、水清岸绿的美丽水生态画卷中,奏出了城市发展的新乐章。
相生相依:周口追随流水之声
《管子乘马》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城与水,水与城,不论是游牧民族的追水而居,还是农耕民族的围井而市,很多城市与河流之间自人类始,便如同蔓藤般缠绕在一起,相生相依。
自古以来,河流对于城市生活的意义成为割舍不断的情怀,河流赋予了都市人群亲近自然的机会,也让人类生活有了更多的延展。
细细数来,大多城市依水而建,因河而盛,仿佛有了河,城市就有了灵气,比如,钱塘江之于杭州或者塞纳河之于巴黎。
周口同样也是如此。
周口地处淮河支流——沙河、颍河、贾鲁河汇流处,沙颍河横穿市区,因三川交汇,素有“小武汉”之称。
周口人的枕水情怀,沿着时光漫道向上追溯,可以窥见600年前的明朝之初,一户姓周的人家在沙颍河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的第一个渡口——周家口。
据《周口市志》载:“明朝初年,附近农民为了交换农副产品,在沙河北岸依岸结庐,形成自然墟集(双日集),名为永宁集(又称西寨)。明永乐年间由于开发淮河、颍河、沙河漕运,沙河南岸又辟一贸易市场(单日集),名子午街(今老街)。两岸为河水所阻隔,物资交流不便,乃冲子午街北口辟一渡口,其实有一周姓船户往返摆渡,因而取名周家渡口,周口由此而来,也因此得名。”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开辟中原水运,大批物资由江淮经颍岐口(今周口东)转运,取道卫河经天津到北京,周口漕运始兴。沙颍河开通漕运后,集镇由沙颍河北岸扩展到南岸。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901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周口以西数十公里远的漯河,吸走大量商民。后来,随着汴洛、津浦等铁路的通车,周口发生巨大变化。1958年扶沟建闸,贾鲁河断航。沙河自舞阳建闸后,上游先断。此后,三河上下,到处修闸建桥,至1970年前后,周家口500年内河航运至此全线断航。
沙颍河从中心城区穿城而过,水与城相互交融,沙颍河两岸的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一直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行进。
上世纪50年代末,政府将流经西寨古城的这段沙颍河选为保障周口工农业用水的发轫地,计划建设一个大型的沙颍河水利枢纽工程。1959年9月,周口大闸动工兴建,后几经周折,于1975年7月落成,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工业及城市生活供水和航运等功能的大型枢纽工程。
在行政区域变更时,周口再次因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的天然优势,成为地方区域中心。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原县级周口市更名为川汇区,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川汇区。
周口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守住了一河岸清水,就守住了这座城市的美丽与活力。
为保护沙颍河生态环境,更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我市人民生态旅游再上新台阶,从2004年起,我市利用沙颍河天然水系和人造林网,相继建成了全长6900米的沙颍河两岸绿化景观带(汉阳路至周口大道),为市民构筑了一块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优美的带状休闲绿地。
……
置漕运,建枢纽,治水系,回望周口这座城市的历史,自诞生起便一直追寻着流水的声音,夹裹着涛浪勇往直前,从没有停歇过。也正是有了水的滋养、浸润和哺育,周口与水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加亲密,一如当初。
匠心之作: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一期)引人瞩目
飞逝的是流水,不变的是初心。
继我市建成全长6900米的沙颍河两岸绿化景观带(汉阳路至周口大道)后,周口人并没有消退在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上的热情,也没有止步于现有的成就,而是不断地追求新的梦想,期待中心城区更加水清岸绿的样子。
周口又一次掀起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的热潮是从2013年开始的。2013年8月,周口市政府召开沙颍河城区段规划设计征求意见会,观看沙颍河城区段规划演示片和听取景观规划方案介绍。与会人员认为,沙颍河中心城区景观带开发建设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其设计方案气势磅礴、振奋人心,并就规划设计方案的指导思想、文化定位、河道治理以及发挥沙颍河沿岸生态环境优势、规划建设生态景观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紧接着,我市快马加鞭,多次召开会议督促沙颍河城区综合治理项目,在2013年12月31日,宣布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工程一上马就引人瞩目,在当时就被列入我市中心城区建设的重点工程,包括堤防工程、道路工程、景观工程、桥梁工程和旧城区改造工程。工程在建设中,本着科普、休闲、自然、生态、人文的理念,从施工到养护,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项目进行精细化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建设方派遣顶级的设计人员对微地形进行塑造,在艺术中心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对灌木、地被云线的处理做到了自然、生态、和谐。在景观打造过程中,融入了生态、人文、科普等理念。
今年7月初,记者沿着沙颍河北岸(周口大道至武盛大道)一路前行,平坦干净的彩色道路随着弯曲的沙颍河向前伸展,一眼望不到尽头。抬头眺望沙颍河,河两岸花木葱茏、风光秀丽,河内碧绿清澈、水波荡漾,岸堤景致倒影清晰可见,一幅生态长廊、风景长廊尽收眼底……
美如画的这里,就是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工程。
追溯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工程的建设,自2013年拉开序幕至2017年完成,历时5个年头,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都倾注了我市各级有关部门和相关施工单位的心血和汗水,是打造中心城区形象品位整体提升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的匠心之作。
如今,漫步河两岸,不论是岸堤上的货运老码头景观节点叠水池,还是岸边的亭台轩榭和假山,三步一景,景景生辉,五步一画,画画传情,与往日河两岸杂草丛生的情景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妙笔绘就:试看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新蓝图
水系治理,生生不息。新时代,周口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呼唤新的辉煌。
2015年7月10日,周口市人民政府、周口水生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周口市综合投资有限公司四方签订了《周口市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合同》,这是全省首单落地的水利ppp项目,也是周口首个落地的ppp项目。
2016年,在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工程各项工作加快步伐的同时,2016年12月14日上午,周口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举行启动仪式,此举标志着我市水生态综合治理步入全面启动的新阶段。
而此次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涉及的水系之多、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主要包括流沙河、运粮河、洼冲沟等7条水系的清淤疏浚、堤防加固、污水处理、路桥建设、景观绿化等综合治理及运营维护,河道治理总长81.9公里,项目分两期实施,计划总投资约27亿元。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及水利、截污、景观、桥梁等专项设计方案已经编制完成。
刘继标出席当时的启动仪式时说,周口中心城区是因水而生的城市,区域内河渠湖塘众多,具有进行生态水系建设的天然优势,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建设一定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挖掘水资源潜力,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注重蓄水防洪、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生态绿化等功能的共同打造,注重河、渠、湖、塘、湿地等各类水体的互联互通,注重中心城区水系与组团县市水系的统筹布局,真正使中心城区的水活起来、动起来、清起来、美起来,重新焕发周口的灵气,增添周口的魅力,让周口人对家乡更加自信,让外地人对周口充满向往。
项目启动只是项目实质性建设的第一步,大量艰苦的工作还在后头。接下来的时间,我市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由纸上蓝图到变成美丽现实画卷的距离越来越近。
2017年7月,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将通过河道防洪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截污工程、桥梁工程、滨水文化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塑造周口城市新名片。
其中,生态景观工程打造的八大景观节点是非常值得市民期待的。这些景观节点设计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对河道的文化性、城市性、功能性、生态性及两侧用地性质进行分析,确定河道的景观格局。
八大景观节点分别是:湿地公园包含老子文化景观,曲水流觞包含湿地栈道、陈楚诗词景观,玉盘落珠包含浮岛、水泡、生态滞留地景观,芙蓉出水包含滨水休闲、水源涵养景观,龙都新貌包含伏羲文化、城市发展景观,寻根探源包含姓氏文化景观,华耀之光包含商业休闲景观,曲水清庭包含黄河故道文化景观。
其中,玉盘落珠景观节点位于腾飞路和淮阳路交叉口西北角,设计多个水中生态岛和岸上水泡,小岛和水泡犹如一个个珍珠掉落盘中,打造水中岸上互动的湿地景观;水中布置曝氧喷泉,既能净化水体,又能作为观赏水景;设置栈道穿行于小岛与水泡之间,打造参与性强的湿地景观区。芙蓉出水景观节点位于武盛大道与淮阳路交叉口西南角,现为两处坑塘,本次设计将其与流沙河联系起来,形成外挂湖面。湖面以周口市花荷花为主题,水中种植荷花,景观小品、雕塑等也以荷花花瓣为造型,突出荷花主题,故名芙蓉出水……
水是城市的灵魂,建设城市生态水系是打造宜居城市的画龙点睛之举。为了大力支持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持续推进,2018年,我市又把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还有3600亩的引黄调蓄工程,提升改造600亩文昌生态湖,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中心城区与组团城市水系连通工程,配套新建提升一批桥梁等其他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项目。
今年7月,周口又一个与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相关的项目——沙河湾湿地公园走进了市民的视野。据了解,沙河湾湿地公园位于七一路与龙源路交叉口路西,占地面积约900亩,其中,水面面积约360亩,绿地面积约437亩,其他占地面积约103亩。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沙河湾湿地公园将被打造成四位一体的周口西郊生态之园,整个湿地公园将分为核心湿地景观展示区,该区位于湿地公园核心区域,以湿地培育和展示湿地风光为主要功能;合理利用区,主要开展生态旅游以及其他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的利用活动;管理服务区,主要供湿地公园管理者开展管理和服务活动;科普宣教区,主要开展湿地水质净化等功能展示、宣传教育活动。
水系建设是一项优化城市的生态工程,也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为此,我市提出遵循“一心两带,多点连缀,绿网贯城,古今交辉”的“水网+绿带”的空间组织方式,建立“一心,两带,多点”的开放性水系网络空间结构,采用了更加科学的、理性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规划理念。
可以说,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寄托着周口“河畅、水净、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文明新目标。至此,周口已绘就出新时代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新蓝图,并相继揭开了新时代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新的大幕。
幸福可期: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日新月异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作为我市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中的重头戏,中心城区7条水系综合治理建设项目相继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其中,贾东干渠项目的周口大道以东1.84公里(周口大道至郑合高铁)基本完成河道土方工程开挖,周口大道以西1.65公里(周口大道至张夏庄北)基本完成河道土方工程开挖,周口大道以西3.57公里(张夏庄至洼冲沟与贾东干渠交汇处)已打好围堰,具备开挖条件。贾东干渠治理工程全程10.9公里,目前已完成3.49公里。
北起贾东干渠,南至流沙河的幸福河项目全长4.9公里,贾东干渠以南2.8公里基本完成河道土方工程开挖。
位于川汇区、东新区的流沙河项目,北起贾东干渠,南至新运河,河道治理长度16.448公里,总用地面积1623亩。目前,女娲路至周口大道段河道土方工程开挖基本完成0.48公里,沿周口大道神农路至太清路段河道土方工程开挖基本完成0.31公里,平安路胡庄向东至平安路尽头段河道土方工程开挖基本完成1.2公里。
市水生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邵永臻说,周口中心城区河流众多,水网密集,并不缺少水资源,缺少的是水资源之间的平衡性。市委、市政府根据周口的优势,提出了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目标,而水系建设是提升一个城市内在品质的重要抓手,只有生态建设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落地生根。
此次7条水系治理,不但把防洪排涝、水质改善、景观绿化等多重要素结合起来综合考量,还要疏浚展宽、设置亲水平台,在河道两岸设置绿色景观带,并配套建设娱乐活动设施,为人们提供健身、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
我市7条水系治理意义非凡,项目完成后,不但可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让水质更清澈,还可以通过融入当地历史文化的滨水生态景观绿化工程、桥梁工程等,最终实现“河畅、水净、岸绿、景美”的城区水生态治理目标,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质。
一个城市的水系治理从来不是孤立的事情,而是一个长久性、系统性的工程。在中心城区7条水系综合治理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与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相关的3600亩的引黄调蓄水面建设、提升改造600亩文昌生态湖、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二期)、900亩沙河湾湿地公园等工程,也在风驰电掣地向前推进。
7月底,记者来到东新区3600亩的引黄调蓄工程施工现场,伴着轰鸣的发动机声,挖掘机、推土机等200余台大型机械齐上阵,在施工场地往来不断。可以看出,部分环湖微地形已经做好,临建道路两侧绿化部分已完成,堤顶路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
据了解, 3600亩的引黄调蓄工程位于周口市东新区武盛大道两侧,该项目由引水、蓄水、退水和周边环境工程四部分组成,总占地6903亩,其中湖面占地3573亩,周边景观占地3330亩,工程总投资30亿元左右,是集“灌溉调蓄、区域排涝、水质保护、亲水生态”于一体,融合“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水经济”的综合性基础设施。
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的是一期工程建设,包括引水工程、蓄水工程、退水工程和环湖堤顶路建设,目前累计挖土251万立方米。7月以来,项目累计挖土96万立方米、征地1139亩、租地1200亩、伐树740棵、迁坟202座,预计8月完成环湖堤顶路、环湖微地形及部分节点绿化建设工作,形成1000亩蓄水湖面。
令人激动的是,3600亩的引黄调蓄工程建成后,有利于“节水型社会建设”与“生态城市”的融合,能为实现周口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目标提供重要保障,还将成为周口中心城区难得的具有生态绿化功能的区域,为市民提供不可多得的城市游憩空间,大力提升城市品质。
另外,作为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中一个重要项目的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二期)工程也正在积极向前推进。今年7月初,我市召开中心城区沙颍河二期改造工程和二期安置房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确定该项目由市水利局负责工程总承包,对沙颍河北岸(周口大道至八一大道)实施改造,并要求水利、发改等部门要抓紧完善手续,东新区、川汇区的相关部门成立工作组,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公安、供电等部门要实地勘察,提前摸排统计,做好电力及光缆线路的改迁工作。
刚刚走进大家视野之中的沙河湾湿地公园也在加快步伐向前推进。目前,该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案已经获得有关部门通过,其他有关事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命脉,以水润城,城水才能共生。
目前,我市正紧紧围绕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的工作主线,着力把周口打造成“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与此同时,我们借全省百城建设提质的春风,雄心斗志、昂首阔步,充分利用我市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把水系做活、做精、做美。相信不久的将来,周口将是一座高品位的幸福之城、宜居之城、品质之城、碧水之城。②12

杭州保姆纵火案二审明日开庭 莫焕晶已委托新律师
收益率普遍破5% 清明节日专属理财成“香饽饽”
冷空气将至 雷阵雨天气继续
华丰签约倒计时 拆迁干部齐心卯劲翻动倒计数字
让大山里的孩子感受艺术之美
以水润城城水共生
2018大学生求职指南出炉 95后大学生求职更关注就业质量
水果批发市场 6家店铺停业整改
又一起!女教师遭“人肉”后自杀 网络暴力何时休?
余友斌督办城市防洪泵站建设
宝马mini才开半年,后备厢严重积水
怀宁县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河北日报:新认定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458家
【物价局】城中区物价局深入企业开展涉企收费情况调查
6辆出租车不礼让斑马线被通报
戒毒局组织收看全国司法行政机关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形势研判暨依法依规应收尽收专项工作部署视频会议
2018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 吴政隆会见参会嘉宾并出席开幕式 张敬华马秋林蓝绍敏出席
市运管局暗访督查和县汽车站春运期间安全管理工作
富阳:里山镇“创国卫”通过市级评估
黄田林场500立方米杉木交易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