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征迁指挥部对照计划现场督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报记者 何炳进摄)
  岛内东部新城区生机勃勃,旧村改造全面启动。(本报记者王火炎 摄)
  六月的阳光洒在岛内东部新城,从五缘湾畔到五通金融商务区再到环岛路,一个个旧村改造项目全面启动,为特区发祥地湖里乃至厦门的发展撑起新格局、加装新引擎。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湖里区强势推动旧村改造、重点项目快马加鞭的背后,是一根指挥棒的科学指引,这就是一线效能督查机制,它进一步激发湖里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想干事、能干事、不出事”的浓厚氛围,凝聚起推动厦门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的强大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效能建设的不断深入,湖里区干部队伍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效能大幅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连续三年市对区绩效考评成绩排在全市各区前列。
  本报记者 郭筱淳
  通讯员 林益君
  一线督查
   推动重点项目新突破
  摊开地图,上面详细标注着征迁任务,督查人员与征迁相关负责人围坐在一起展开讨论。“征迁任务推进如何?产生了哪些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一连串的问题被抛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一一回答,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是记者在湖里区征地拆迁指挥部看到的一幕。
  湖里区实施效能监督员联系挂钩各个片区指挥部的工作制度,将效能督查放到征拆一线工作中去,参与全区征收工作例会,及时有效推动项目进展。对于推进较慢的项目和重点征迁项目,区效能督查办联合区征收办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查;对于落实不给力、弄虚作假的单位与人员,湖里区专门建立督查约谈制度,由区委办、区政府办、区效能督查办联合进行督查约谈、推动落实。经督查约谈后仍无实质进展的单位与个人,则予以严肃问责。
  一线效能督查正不断释放威力。记者了解到,面对安置房项目金林湾花园a区项目建设滞后问题,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区效能督查办深入征迁一线,靠前督查,对滞后问题进行全方位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有力推动项目建设。目前,该安置房项目已竣工验收,返迁工作正有序开展。
  事实上,效能督查的触角已延伸至湖里区中心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城市环境提升行动中,湖里区组织上百次联合督查,通过督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还专门抽调人员成立殿前坡屋顶改造提升工作督查组,共开展督查230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36个,有效推动完成飞机航线下2059栋建筑屋顶的改造提升任务;而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按照“一季度一督查”,湖里区组织人员重点督查开工、竣工和投资进度滞后的省市重点项目及区财政性投融资项目,尤其加大工作不落实的督查力度,力促湖里区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市各区名列前茅,今年1-4月,湖里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37.7%,位列全市各区第一。
  正向激励
   创出旧村改造新模式
  后埔—枋湖片区指挥部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三个旧村整村征迁任务,被授予集体三等功奖励;金山街道片区指挥部在短短3个月内圆满完成东宅整村征地拆迁任务,被授予集体三等功……2017年以来,湖里区旧村改造捷报频传,征地拆迁势如破竹。这一年,湖里区完成重点项目房屋征收总量和房屋拆除总量居全市各区第一,这也是该区自2011年以来,房屋征收量再一次突破100万平方米。
  人们都说,征地拆迁天下第一难。那么,这个过程中,如何点燃干部勇于攻坚、勇于担当的激情与热情?湖里区积极推行一系列新机制,他们综合运用各种考核结果,坚持绩效考评导向作用,推行能上能下,对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干部或集体,给予优先提拔使用或记功表彰。同时,还建立容错机制,明确在改革创新、推进发展、维护稳定过程中的11种容误情形,营造鼓励担当有为、宽容改革事务的良好氛围。
  正向激励,带来满满正能量,让“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成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后埔—枋湖片区指挥部完成三个自然村涉及1804户、1329栋旧房屋的征迁,如此大规模的拆迁,在湖里区历史上是少有的。这个过程中,“一线工作法”是他们推动征迁的制胜法宝,领导靠前指挥,敢于碰硬,敢于亮剑,敢于破题;街道主官沉到一线,真正扛起主体责任,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全方位保障;社区的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先拆自家房子,还极力说服家族成员一起签约;一线征迁人员更是全身心投入,365天全年无休,只要拆迁户有需要,无论是寒冬深夜还是亲人团聚的大年夜,他们总会第一时间出现……
  而金山街道五通社区东宅社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整村征迁签约,刷新了湖里区乃至全市的征迁速度,有力保障五通金融商务区核心区、轨道交通2号线等省市重点项目的加速推进。指挥部建立“一线指挥小组”决策制度,街道社区干部联合商谈,形成了攻坚合力,打开商谈签约的突破口。他们还创新审核方法,区征收中心、区财审中心在短时间内多次深入现场,快速完成整村建筑物测绘数据的抽查和复核工作,不断刷新签约速度。
  树立标杆,乘势而上——今年,湖里区全面启动东部旧村整村改造,涉及10个“村改居”社区、29个自然社,拆迁房屋总量达到1360万平方米。湖里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高标准、高颜值、高素质、高品质”的规划思路,强化“指挥部+国企+街道+社区”的运行机制,推动七大片区旧村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推进一个繁荣一片,努力实现市委“改变城市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创新亮点】
  构建“2+x+2+1”
   大督查格局
  湖里区充分整合督查力量,创新督查机制,构建起“2+x+2+1”大督查格局。其中,第一个“2”指区委办、区政府办,主要负责统筹协调、跟踪落实各项督查工作;“x”指根据督办内容的需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督查;第二个“2”指在督查过程中出现职责不清、执法争议等情况时由区编办、区法制办负责界定明晰;“1”指在督查中发现违反效能相关规定的部门及人员,按相关规定移送区效能督查办查处。这项机制建立以来,湖里区各部门、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在人员、政策、专业等方面的优势,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建立督查联席会议制度
  如何协调解决全区情况复杂、推进难度大,或涉及多部门、协调难度较大的督查事项?湖里区创新建立督查联席会议制度,会议成员单位包括区委办、区政府办以及区效能督查办,可根据需要邀请相关的职能部门、机关效能监督员、新闻媒体等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中,区分管领导视情参加,努力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各方共同抓督查、聚力抓督查的良好局面。各参会单位及人员结合自身工作重点,通报在督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共同研究,促进问题有效解决。
  区党政班子领导
   纳入考评对象
  湖里区研究出台《湖里区综合效能考评暂行办法》,创造性整合区委组织部对各街道、各部门领导班子的综合考核评价和区效能督查办对各街道和各部门的绩效评估两大考评体系。同时,在全市首创将区党政领导分管领导纳入考评对象,区分管领导综合效能考评成绩与其分管部门的综合效能考评结果挂钩,并按照成绩高低进行排名,让区委常委和副区长都来当“考生”。目前,湖里区已实现“区—街—部门”效能建设全覆盖,形成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牵头单位具体抓,层层抓效能的责任网络。
                
			
			
       	 	
    	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从严从实整改巡察反馈问题
         	 	
    	梁园区东风街道:“阳光家园计划”让残疾人尽享阳光
         	 	
    	滑冰场无专业人员值守  男孩在滑冰场摔伤眉骨缝八针
         	 	
    	蚌埠市五河县多部门联合开展龙河排口排查整治
         	 	
    	巴州区七小校园盆栽植物生机勃勃
         	 	
    	湖里 一线效能督查 旧村改造加速
         	 	
    	厦金航线台湾籍客船全部完成更新
         	 	
    	厉害!荆州3个项目成功入选省"公益木兰"项目库
         	 	
    	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寒假安排发布2月4日-25日放假
         	 	
    	市工商联等单位及企业负责人开展端午节慰问活动
         
       	 	
    	珠海市领导检查云洲智能无人船基地项目 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
         	 	
    	自信雅致,乐学善思——记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袁悠悠
         	 	
    	卢龙县林业局:送培训到家门口
         	 	
    	陈军到太和县调研社区便民服务、经济发展等工作
         	 	
    	宁波女职工打HPV疫苗可享补贴
         	 	
    	交警:一大队开展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大讲堂
         	 	
    	彭国甫在沅陵调研:围绕"三个落实"钉准钉细钉实脱贫"钉子"
         	 	
    	福建省公布第三批1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未来传统汽车产业利益链将大量外溢,专家建议花都加速向智能汽车产业渗透和布局
         	 	
    	怀远县“五举措”保障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