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严昀,滁州市气象局应用气象工程师
即将迈入花甲之年的严昀,于改革开放初期进入滁州市气象系统工作,从事了大半辈子的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对气象事业及农业气象观测都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过去干农业气象观测,骑着自行车,拿着观测记录薄及简易的测量工具,在城乡之间往返十几里地,从观测记录、资料分析到编写服务材料等,很多年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谈及这些工作往事,他便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那时候工作条件有限,人手又不足,农业气象观测都是用相对简陋的工具、老式的方法,基本由人工来完成。例如早期的天气预报,很难想象是通过挂一块腌制的咸肉,观察滴水情况来反映空气湿度;而后是毛发湿度计,靠毛发吸水长度的变化来反映湿度;今天则是通过电阻值变化,转换成空气湿度的变化。”据严昀介绍,“农作物好的生长和产量,对气候条件的要求都是极高的。而那时的观测手段有限,只能靠人工观测的方法,来对比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进度、状况等与天气好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经验和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找出相互间的指标;所以,那时候人工观测相对粗犷、缺少连续性,对农作物依赖生长的环境条件,构成的品质优劣、产量高低等都认识不深,庄稼种植就只能是‘靠天收’。”
常年来很多时间工作在田头的严昀,喜欢与农民交朋友,了解天气气候变化与农民的种植需求;还经常与农业部门打交道,了解农业政策、种植结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农户、产业群体提供精准的农业气象服务,并根据服务对象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向。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发展,农业气象观测手段有了质的进步和发展,现在农业自动化“全天候”监测正逐步投入应用,趋利避害服务与农业逐渐成熟,基本改变了以前春耕秋收“靠天吃饭”的状况。
如今,农业气象观测对于农业生产环境可以实现多个要素的24小时全方位自动化监测,先进的软件系统把监测数据从批量采集、存储、处理及上传为分析提供完整的信息,农业气象服务逐步走向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气象观测站在农业现代化种植产业中,使用也已经越来越广泛。
“农业气象观测主要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风向等气象要素进行观测与监测,为农作物的种植和正常及优质生长提供科技支撑,并结合这些数据变化来判断、分析天气气候的影响程度等。而这些观测要素都是通过电子元件的传感器来反映,再经这些数据的变化来实现监测;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又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迅速传送至后台,用户可以直观地获取想要的数据信息,气象部门也可以通过电脑和程序,对采集的大批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记者了解到,滁州市气象系统除常年提供大量各类天气服务外,还制作发布各类农业气象服务材料服务农业生产;每当异常和重大天气过程出现时,并及时开展气象对农业影响评估,为此我市还成立了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各市县分别组建由气象信息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的微信气象服务群,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为全市的粮食生产、稳产增产提供较坚实的保障;还积极推广“惠农气象”、“聚农e购”和“爱上农家乐”三大app平台,气象服务正在走向智能化,同时也更好地助力农村、农业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农服务方式和农业气象服务精度均有了显著提升,春耕秋收再也不用“靠天收”,气象服务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度越来越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也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希望和实惠。
(见习记者汤 珏)
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322个环境问题 整改完成近七成
景德镇陶瓷大学代表团赴杭州进行考察调研
唐山林业局与多部门联合执法查抄一非法捕鸟养鸟窝点
守住百姓的“救命钱”
2018年全国拳击锦标赛开幕式在我市举行
精准气象服务让农民不再“靠天收”
市委宣讲团走进吉州区宣讲十九大精神
蚌山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农村电商大走访活动
【乡村振兴看亳州】产业兴起来 日子火起来
建邺启动立春系列民俗活动
中瑞矿业生产忙
覃塘区举行打赢信访“三场硬仗”深化拓展信访“五大活动”动员会
闽江夜景醉游人
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领导小组现场推进会召开
周江勇:高水平推进平台开发 加快温州高质量发展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习主席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
共保泉州大地祥和平安 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省秸秆禁烧工作联席会议第二巡查组到集贤县巡查秸秆禁烧工作
朝天区挖掘乡村资源发展全域旅游
南通春节黄金周期间安全发送旅客136.3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