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韶关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6月23日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总结运用“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成果,深入分析我市面临的新定位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韶关重点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韶关贡献。
上图为中国共产党韶关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现场。 韶关日报记者 张伟 冯兆宇 摄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莫高义代表市委常委会作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韶关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的实施意见》,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韶关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华旭初就《实施意见》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莫高义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7日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市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并由市委常委会牵头,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主动融入珠三角、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平安法治韶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建设等8大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做到边学习边调研边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深化了对市情的认识和把握,明晰了改革发展的重点措施,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效。
莫高义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全面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线图,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任务书。要继续抓好“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在全面深化学习、坚持学用结合上下功夫,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抓,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韶关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二是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深刻领会省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对标省委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把握发展新机遇,找准定位、突出特色,真抓实干、加快发展。三是努力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韶关贡献。更加自觉地把韶关放在全省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大力破解制约韶关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莫高义强调,要认真实施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功能区发展战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韶关改革发展新局面。一是落实全省功能区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融入珠三角、服务大湾区。准确把握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内在联系,积极顺应区域发展战略新变化,坚定不移走以绿色发展为鲜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共建共融,把韶关建设成为珠三角先进装备制造业共建基地、珠三角旅游休闲度假首选地、珠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高效联通珠三角与内地的商贸物流集散地。 二是加强全域生态保护,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和更坚决行动,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两大核心功能提升,以规划建设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为契机,统筹全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三是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并举、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并举、存量优化与增量拓展并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发展的质量上坚持绿色发展、空间上坚持集约发展。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大数据、商贸物流、医药健康、现代特色农业六大新兴产业。加快莞韶园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华南装备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县级产业园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力度,改进招商机制,压实县(市、区)和园区招商引资的主体责任,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精准招商、择优招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自主创新高地和创新载体建设,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四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由个体生产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转变。突出重点连片建设,逐级打造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示范点,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形成崇德向善良好风尚。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社区功能配套、人居环境优良的特色小镇。五是大力推进城市提升,加快建设善美韶关。从点线改造向片区建设转变,从硬件改造提升向完善城市功能转变,从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向综合运用市场手段转变。坚持规划引领,优化老城区功能布局,完善新城区公共服务功能和商业配套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善美韶关。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提升县城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六是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大力传承红色基因,高标准建设好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加快红色遗址遗迹保护修缮,实施铸魂立德工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党的光辉历程中不断汲取奋进力量。大力弘扬工矿精神,对工矿历史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强工矿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开展弘扬工矿精神系列活动,再创激情燃烧的发展年代。活化历史文化,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与旅游、现代农业、体育产业、现代科技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建设善美之城。七是加强社会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推进平安韶关建设,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全面加强依法治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强化基层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推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推进党建引领、产业就业、小额信贷、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教育文化、医疗保险救助、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扶贫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市区教育资源布局优化和资源整合,加快建成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市区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好粤北区域医疗中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莞惠城轨昨全线通车
企业主“吃”罚单
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发力力争秋冬季PM2.5、重污染天气同比下降3.5%
张管局综合执法大队: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
[大邑县]大邑县开展“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
中共韶关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召开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韶关贡献莫高义代表市委常委会作讲话
河源高新区、深河指挥部领导干部学习新《宪法》
行普惠金融之大道担兼济天下之重责
鞍山大棚草莓将上市 销售可持续到明年六月份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高级别顾问小组第二次会议在深举行
女子雨中滑倒 警民伸手救助
乌当区司法局开展“以案释法”——做家门口的法律服务贴心人
三水出台桉树林改造行动方案 3年改造3万亩
幼童祭烈士 警察当“保镖”
武清区多项措施推进社区警务工作
让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家门口升级
去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4.84万人
英雄战士李道洲昨魂归故里 数万群众接他回家
重庆留洋女博士后遭家暴 离婚状称亿万富翁丈夫涉嫌强暴7人
德州发文深化“食安德州”建设 强化食品安全党政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