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档案是历史的记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年来,渭南市档案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档案数字化走在全省前列、档案法制化有章可循、档案宣传形式多样,效果彰显,为全省树立了榜样。
今年以来,我市档案系统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三地一中心”建设目标,精心组织“档案见证改革开放”进机关、进广场、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巡展活动,创新档案宣传形式,推出既有档案特色又有社会影响力的宣传精品,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档案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今年宣传的主题是“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为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提高公众对档案工作的了解认识,日前,渭南市档案局(馆)长王美丽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您介绍下6月9日“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王美丽:1948年6月9日-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来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档案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经大家讨论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2007年11月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决定将每年6月9日设立为“国际档案日”。
今年“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是“档案——见证改革开放”。我们策划了百日宣传系列活动。6月6日在高新区时代广场与省档案局,临渭区、华州区档案局,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市城建档案馆联合举办“档案见证改革开放”档案史料巡展活动,通过260块展板1000余幅图片,全面、直观反映我市改革开放40年来各行各业发展成就,体现档案价值;开展“档案馆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代表进馆参观,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在电视台播放档案宣传公益广告;开展渭南收藏名人捐赠活动、印制发放档案宣传纪念品;针对青少年推出“我与档案一日游”特色教育活动;邀请学生代表开展“寄语档案·寄存梦想”主题活动,树立学生档案意识等10余项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让社会和市民更多地了解档案,关心支持档案,参与到保护档案的行列中。
记者:市档案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王美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查处违犯档案法律法规的案件。
市档案馆是收集、保管档案的机构,负责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和档案开发利用等工作。市档案馆是渭南市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服务利用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
记者:档案都包括哪些内容?
王美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象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还有一些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珍贵档案,例如:圣旨、奏折、家谱牒、碑文、地图、票证、货币、老照片等等,市档案馆长期面向社会征集档案资料,欢迎大家同我们联系,可以将你的珍贵档案资料捐赠或寄存在我们市档案馆,让其发挥传承文明的作用。
记者:档案有什么功能或者作用?
王美丽: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最根本的原始凭证,是上一代人留给下一代人最珍贵的礼物,档案的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资政作用。档案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政策,保持体制、政策、秩序、工作方法的连续性、有效性,以及决策提供依据,具有不可替代的凭证和参考作用,从而提高执政水平。第二,存史作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灭其国者必先亡其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档案是保存一个国家命脉的重要的资源,是记载历史最重要的基础和根基,是历史的真实凭证。第三,维权作用。档案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当发生纠纷时,档案是解决矛盾,维护自身权益的根本保障。第四,育人作用。档案具有文化作用,是对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的记录,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传播、发展与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违反《档案法》的行为都有哪些呢?
王美丽:档案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⑴对本单位档案不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管理混乱的;档案库房不符合规定,危及档案安全的;⑵不按时归档、不按期移交档案,或者拒绝归档、移交,将档案据为己有的;⑶档案出现破损、霉变、散失、字迹褪变等,不采取补救措施的;⑷损毁、丢失或者擅自涂改、抽取、伪造、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⑸擅自出卖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对国家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的;或者擅自将档案出卖、赠送给境外组织和个人的。凡出现以上问题的,将严格依照《档案法》予以惩处。
记者:群众如何到市档案馆查阅利用档案?
王美丽:查阅已开放的档案,持身份证、介绍信等合法证明来我馆即可;也可致电、致函或在我局网站进行目录检索,查阅档案一律免费。市档案局(馆)的地址是市民服务中心东财富大厦8楼,我们的电话是2666113(电子查阅中心)、2158089(档案寄存中心)。在我馆查档,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查阅,现场打印出证。市档案馆与部分县(市)档案馆及市直部分单位档案室之间已实现档案在线移交数据融合。我馆年接待查档者5500人次,调阅档案6500余卷(册),为老百姓在招工招考、移民迁安、养老统筹、调解纠纷、确认享受政策身份等方面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记者:请介绍下近年来市档案局(馆)的工作情况。
王美丽: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档案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科学管档、依法治档、创新活档、人才兴档”工作思路,持续强化“三个体系”建设,较好发挥了档案部门服务社会、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作用。一是抓档案资源建设。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下发《渭南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收集全国青少年体育大会、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等重大活动档案400余件;接收名人捐赠档案、老红军荣誉档案127册;收集名人书画作品159幅;启动“乡村记忆”建档示范工程,创建合阳县黑池镇南社村等15个“乡村记忆”村级建档示范点;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建档工作,共录制音视频150小时,建立方言档案90余件255万字,收录词汇25000个,民谣戏曲等352篇。发挥了档案传承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二是抓档案服务利用。围绕中心,主动作为,紧扣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举办“渭南自古是水乡”专题展览,开展《渭南红色档案》编研项目。市馆在市民服务中心开设“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下岗职工代办养老、医疗保险等9567人次,被评为红旗窗口和“服务标兵”。三是抓档案业务建设。推进县(市、区)新馆建设,县级新馆建设达到全覆盖。狠抓基层档案规范化建设,全市共有842个机关档案室通过陕西省档案目标管理认证,创建了535个乡村(社区)示范档案室。积极开展重大工程项目档案检查验收,强化了项目建设单位的档案法制意识。严格落实档案法律法规,在全市多次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执法和异地交叉执法检查,取得了良好效果。四是抓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创建数字档案馆为目标,投入450万元分三年对馆藏102个全宗共计740万页档案进行全文扫描,数字化率达80%,极大地提升了档案查阅利用效率。五是抓档案宣传工作。在全省档案系统率先开通微信、微博公众平台,挺进全国周榜前3名、年度榜65名。中、省媒体先后90余次刊登了我市档案工作的文章、信息和报道。通过努力,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宣传态势,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六是抓档案队伍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对标规范,党员争星”活动,建立全市档案专家人才库,1名同志被确定为省级专家,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创新开展“档案+书享荟”“档案+红色教育”,举办“兰台宝藏,解读档案”读书分享活动,渭南书享荟首次进机关活动在我局成功举办,两名同志参加全市《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大型读书分享活动。在全市档案系统开展“兰台标杆”评选活动,1名干部被评为“渭南标杆”。通过努力,全局干部职工呈现出主动作为、争先创优的喜人局面,形成了合作共事、百舸争流的浓厚氛围,树立了渭南档案部门的崭新形象。
记者: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市档案局如何做好今年的工作呢?
王美丽:步入新时代,要有新作为。2018年,市档案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追赶超越为主题,以服务“三地一中心”建设为核心,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1234工程”,即围绕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这一条主线,紧扣追赶超越、服务大局两个重点,突出资源、利用、安全三个根本,聚焦依法治理、档案信息化、档案宣传、队伍形象这四项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期项目紧锣密鼓,300多万株鲜花越开越艳鲜花小镇将迎来百合醉蝶观赏季
强化产业扶贫 增强“造血”功能
衡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告[2018]32号
眉山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廖宇勇莅临四川启明星铝业公司调研党建工作
大国重器上的又一“青岛制造”——青岛光电院新型相机随北斗导航卫星“上天”
档案见证改革开放
身边“雷锋” 感动常在
中央媒体到龙岩开展2018年“防汛备汛行”采访报道活动
江宁区司法局举办新闻宣传培训会
北川|足不出村能取钱 田间地头能转账
黎城县:杨红旗带队进行节前慰问并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爱上晋中·走近晋商故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三位藏族妈妈心声:传承老西藏精神,期待生活更美好
西夏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三举措落实政务系统失信“黑名单”制度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省两会精神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玮一行赴呼和浩特中燃检查指导工作
息县:道德模范林引领“向好向善风”
我市召开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重要!宝鸡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琳拟任西安市委委员、常委
清割芦苇护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