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神,用奋斗谱写幸福新篇章


红旗渠号称“人工天河”,是河南省林州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创造的人间奇迹。
林州市原名林县,历史上长期困扰这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缺水,为了改变林县山区干旱缺水的煎熬面貌,让农民脱贫致富,林县县委于1960年2月决定开工修建红旗渠,全县各级干部和群众在修渠工地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解决难题,真正打成一片,拧成了一股劲。领导一心为人民,赢得万众一条心。全县各级党组织模范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诚意依靠人民群众,从而创造出了这个人间奇迹,并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虽然红旗渠精神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但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所彰显的劳动人民群众勇于开拓的创造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担当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在新时代,我们共产党人更要传承好这股子精神,用奋斗谱写出幸福新篇章。
如今,林州,这个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城,因红旗渠而蜚声海内外。同时,这里还是“扁担精神”的发祥地,“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乡,因此许多人又将林州称之为“精神家园”。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被称之为林州发展的“五部曲”。在红旗渠精神的指引下,在全市干部和群众的努力下,林州县域经济实力已连续多年跻身河南十强,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社会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国建筑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称号。目前,林州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实现了二次振兴,以红旗渠和大峡谷为主导的旅游业进入大发展时代,“坡地经济”开辟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成为“旅游新宠”。教育、民生、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空前提升。
红旗渠,不朽的太行丰碑,和“铁人王进喜”“两弹一星”一样,都是书写在中共党史的伟大壮举。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那些党史上闪光的名字,都是照耀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灯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精神,谱写新篇。(记者 未金林 张国声)

王业珍主持召开泗阳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
邮储银行芜湖市分行提醒您:答题有奖啦
民事公益诉讼相关知识
小年将至年味愈浓 雪翁罗学炎在长沙图书馆为市民书写春联送祥福
汉沽分局召开元旦期间廉洁自律工作专题会议
传承精神,用奋斗谱写幸福新篇章
公交快班怎么走?你说了算!
“学习周会明 争创新业绩”--宣城市外侨办(侨联)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今日关注:大力倡导无偿献血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水上管理处强化苏州河沿线市容环境卫生网格化监管
健康扶贫实行“一站式”结算
无锡市科技创新与人才大会召开 市科技进步奖、专利金奖名单公布!
大连渔政部门查处2艘外地渔船
郸城:2018年秋季干部理论培训班开班
兴城市人大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苗家女子养蛇闯富路
柯桥区启动2018年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
1-7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39万人
环环相扣 链式审批 柘汪镇不动产登记实现“一体化”集成服务
内江市公路局进村实地调研“四好农村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