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
每年春节之后将会掀起的3月求职热潮,向来是应届毕业生和有跳槽意向的在职人员最为关注的大事,同时针对各求职者的招聘诈骗也进入了高度活跃期,警民联合防止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近日盘点了三类常见的求职诈骗陷阱,帮助求职者提高防骗意识。
陷阱一:网上投简历泄露身份信息
因为快速、便捷、高效等特点,求职者倚重的应聘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招聘会转向网投简历,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浏览公司信息,看好后点击发送简历就可以等待回信。不少诈骗分子利用这一环节,以高薪等诱惑待遇为诱饵,吸引大量求职者投递简历。骗子要求求职者在简历中,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邮箱、家庭信息等隐私,这在求职者看来十分正常的情况,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落入诈骗分子陷阱,这些身份信息被骗子利用,后续可能会衍生其他的网络电信诈骗。
陷阱二:以高薪为诱饵骗取保证金
相比于应届毕业生和有职级的社会工作者,那些低学历、无专项技能的求职者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在街头巷尾、公交站和非正规网站上,随处可见ktv、饭店等场所招聘服务员和领班的高薪广告,这样轻松、无学历专业限制且薪酬较高的招聘信息,让屡屡碰壁的求职者病急乱投医,然而当求职者拨通广告上的联系电话时,电话另一端的招聘经理往往会以岗位特殊需先行交付保证金、押金或是诚意金为由,让求职者先转账再入职。一旦求职者抵挡不住高薪诱惑,盲目相信对方说辞进行转账,就落入了骗子陷阱。
陷阱三:骗求职者贷款缴纳培训费
根据许多求职网友爆料,许多看似正规的实体公司打起了岗前培训费的主意。公司以高薪的名义吸引大量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趁机提出岗前培训需缴纳高额培训费,声称是为了防止新人跳槽,后期将返还培训费,还美其名曰“技术服务返还费”。对于那些没钱交培训费的求职者,公司则推荐他们使用网上的贷款软件来贷款缴费。
实际上,公司与求职者签订的岗前培训合同是以培训机构与学员的名义签订,培训后公司并不会录用学员,且拒绝返还服务费,合同上那些高薪、保证就业等诱人条款成了一纸空谈。而贷款培训的求职者不仅没有工作机会,还将背负贷款产生的高额利息。(扬子晚报 记者 徐晓风)
4岁男孩抖音里晒真枪 枪支在济宁被找到,案件已移交当地警方
广州大学李进:“云”上加把锁 堵截窃密者|创新英雄
入选“数字中国建设最佳实践” “陕数通”打破信息壁垒获赞
“隐形冠军”树立行业新标杆 “平台为王”打造产业新高地
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招聘季须防三类陷阱 求职者要提高防骗意识
办好食博盛会助推乡村振兴
《新余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重大利好!融入大湾区更便利 港人赴内地工作无需申请许可
睢宁:迎春运保畅通 夜查标志牌反光度
郧西女子15岁被骗至广东 16年后千里返乡终于全家团圆
淮安区省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广州工程审批“上高速”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正阳大道南段正式通车
凤凰街道“红马甲”为大年添春意
市长谢宝禄对2018年拟建市政项目进行调研
文化盛宴“好戏连台” ——“天天看大戏”丰富了广大群众文化生活
1500万元动迁款的去向 当地政府还需说个清楚
政府主导企业带动网点回收农民参与
关于2018年美丽经济交通走廊景观提升改造工程设计及规划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