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门回应北京游客来信:开展“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

  中国宁波网讯 连日来,一封北京游客的来信,在宁波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对于来信中提到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问题,市民政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积极开展“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作为兜底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民政部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文关怀。”市民政局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是一座文明之城、大爱之城,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以来信为契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擦亮城市的文明底色,不断传递温暖‘正能量’。”
据统计,近两年来,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069人次,其中,救助街头危重病人、精神病患者956人次,未成年人372人次;护送188名受助人员返乡。
针对来信所反映的问题,我市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按照“抓服务、控风险、强弱项”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进一步增强救助实效。增加街头主动救助频率,扩大巡查救助范围;购置清凉油、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药品,购买面包、矿泉水等食品,增添凉席、凉鞋、蚊帐、蚊蝇药剂等用品,并严格把控饮食卫生关,提供消暑食品。
加大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主动救助。在做好日常救助工作的同时,各级民政部门加强对医院、菜市场门口、公交车站等人口稠密地方的巡查,对地下通道、桥洞底下等流浪、乞讨人员栖息地进行排查;联合城管、公安、卫生等部门,积极劝导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进站救助,给需要救助的人员提供便民服务;对不愿救助的人员发放防暑药品与食品,对街头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采取保护性救助措施,对街头流浪、乞讨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等及时通知110、120送往医院救治。
加大救助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救助政策、公开救助热线电话;举办以“推进阳光救助,履行兜底职责”为主题的救助管理开放日活动;向流浪、乞讨人员,路人、市民发放救助宣传册,开展救助政策宣传、劝导救助等工作。采取街头宣传和媒体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呼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助,编织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露宿人员救助服务安全网络。(宁波日报记者王佳徐挺通讯员甬珉宣)

龚举海:聚焦精准脱贫 推进乡村振兴
马鞍山开通旅游站至九华山客运班车
陈道富:做好金融配置是房企胜出关键
树立正确零食消费行为 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深圳城市更新:旧住宅区未达20年原则不拆
民政部门回应北京游客来信:开展“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
本周六长春文庙免费开放 长春文庙博物馆将举办迎“七·一”活动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
书画展览给居民添“精神食粮”
县城环境卫生,有待市民群众素质提高!
拒迁坟墓还要索赔70万!奎山一村民阻挠鲁南高铁施工被拘!
高新区:“初心堂”新时代讲习所揭牌
学苑论衡:全面深化改革诠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市场“作弊秤”让人防不胜防 2公斤称出2.6公斤……
我市公安交警月余查处酒驾102例 夜晚仍是酒驾高发时段
厕所革命 百姓受益
盐都获评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中国为企业“减负”不遗余力 企业活力持续释放
2018夏季达沃斯:津企探寻未来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