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执法局广泛宣传《治超条例》(资料图)
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是公路“第一杀手”,严重损坏公路、桥梁,威胁道路运输安全、扰乱运输市场秩序。9月5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执法局了解到,为有效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9月1日起《河南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以下简称《治超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省第一部治超工作的行政法规,对进一步规范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政府主导严管源头
祸从“货”起,险从“超”出。据统计,约70%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因超限超载运输引发的,约50%的群死群伤性特大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行为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立法,重拳整治超限超载十分必要。
记者看到,《治超条例》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领导,将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治超条例》确立了“政府主导、强化联合、落实责任、卸装并罚、源头管理、责任倒查”的治超总体思路。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治超主体责任、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和执法机构的执法主体资格。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对货车超限超载的全过程监管,推进源头治理、提升路面治理能力、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对恶意超限超载运输行为严管重罚,大幅度降低超限率,有效预防货车道路交通事故,为人民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治超条例》第七条、第八条明确了货运源头单位的责任,应严格规范内部管理,合法装载,不得放行超限超载货运车辆。第九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组织交通运输、公安、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职能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货运源头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学习山西治超经验,在实践中通过对货运源头企业的监管,探索有效的源头管控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违法装载问题。
“我们组织全体执法人员集中学习《治超条例》,深刻把握《治超条例》的内涵和实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进行集中宣传,并悬挂横幅。通过向驾驶员发放、讲解《治超条例》宣传页,深入市域内货运源头企业和道路运输经营企业,对《治超条例》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源头企业参与治超、司乘人员主动治超、执法人员依法治超、群众监督治超的良好社会氛围,营造畅通、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环境。”市交通运输执法局负责人介绍。
联合执法共同“亮剑”
治理超限超载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需要多部门协作才能取得实效。《治超条例》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其所属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督管理、自然资源、水利、应急管理等有关职能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做好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有关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并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
动用大型牵引拖车、检查超载车辆、利用流动检测设备现场路面检测涉嫌超载货运车辆……日前,市交通运输执法局组织内黄县、汤阴县、安阳县、林州市、殷都区交通运输执法所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指挥协调,在我市各县(市)区境内开展了交通、公安联合执法“治超攻坚战”专项行动。
此次联合执法行动中,各县(市)区交通执法人员与公安交警密切配合、协同出击,发挥异地执法和集中行动优势,重拳打击违法运输行为。联合执法行动坚持“稳、准、快”,确保精准打击,以检查车货总重超过49吨的运输建材的大型车辆为主,在内黄县、殷都区、汤阴县等重点路段全面铺开。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共查扣严重违法超限运输车辆72台、卸货3088吨、扣分405分,有力遏制了违法运输上升势头,对广大运输业户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对区域的道路运输环境进一步趋好起到了推动作用。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交通执法机构已查处各种超限超载车辆2301台、卸载货物74169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服务保障。
建设科技治超格局
目前,利用各种电子检测称重设备、监控系统等进行科技治超和“非现场执法系统”正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可以有效加强治超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现场执法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甚至人员伤亡。为此,《治超条例》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设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信息平台和技术监控网络,并纳入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一网络,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水平。”
据了解,“非现场执法系统”即运输车辆不再需要停车测重,在经过动态自动称重检测区域后,安装在公路上方的电子显示屏便会显示其超限超载信息,既方便驾驶员实时掌握信息,又提高了治超效率和公平性。“通俗地讲,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类似于交警部门的非现场执法。通过电子称重设备测出货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车货总重,判断车辆是否符合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市交通运输执法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域范围9个固定超限站、10个流动检测点是传统的“人海战术”。下一步,我市将加快“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全市公路路网重要节点的非现场执法网络。可实现全天候管控,弥补治超执法人员不足带来的监管问题,避免“找关系”“说人情”等不正之风,形成治超高压态势。
●相州晨语
让超限超载车无路可走
常言道,车祸猛于虎。因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车祸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车毁人亡的重特大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屡屡发生,主要是经济利益驱动以及运输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压力所致,越来越多的运输业主为了多赚取利润,选择超限超载运输,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大量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
《河南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对违法生产、改装和销售货运车辆的行为,货物源头单位违法装载、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等都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治超条例》的出台和实施,重在执行,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牢固树立“抓治超就是保安全、抓治超就是促发展、抓治超就是保稳定”的理念,持续加大治超力度,坚决遏制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发生,让超限超载无路可走。
俗话说:“货物有价,生命无价。”车辆超限超载不是一个小小的错误,而是一个可能威胁自身和他人生命的违法行为。因此,一方面,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要出重拳、下狠手,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有效地遏制车辆超限超载违法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希望广大司机朋友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杜绝超限超载。
□记者 陈玥
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核发福建五岳凌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通知
息烽县永靖镇“四加强”确保困难群众安全过冬
田头角村:创新城市和土地规划 实现双赢发展
泉城广场车展现场吸引大量市民 遛个弯顺道就把车选了
天津国税地税昨日正式合并
市交通运输执法局推动《治超条例》实施侧记︰利剑直指“双超”痼疾
【老外谈】土耳其学者: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战将严重破坏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旌德创成“安徽省卫生县城”
中秋节前老党员艺术家到北京延庆慰问演出
市科技局深入新宾调研科技局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情况
“农民跑者”邓良华跑到阳江!他的目标是……
修水县烟草专卖局组织开展《规范经营承诺书》签订活动
顺昌:龙山森林公园近期全面开放
提升城市绿化景 岳阳城区部分道路完成绿化补植
市政府召开第101次常务会议
市国税局圆满完成2017年度组织收入工作
淮安市同级审整改形成合力
《宜宾市住房公积金2017年年度报告》解读
凤城市参加“辽宁-深圳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
文登区经济合作局项目招商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