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的3个“绰号”


新华社太原7月6日电(记者孙亮全、王劲玉)山西省永和县阁底村第一书记张琼在当地有3个绰号:“牛书记”“蘑菇书记”和“花馍书记”。3个绰号既是说人,也是阁底村的3个脱贫产业。
她的第一个绰号叫“牛书记”。“牛书记”不牛,是山西省委组织部下来当第一书记的女干部,但当阁底村的牛产业真正发展起来,村里人觉得自己也挺牛。
阁底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全村1024口人有447个贫困人口。2017年4月初,张琼一到阁底村就跟着群众下地干活,边干边学边想:如果没有站得住脚的产业,村子还得这样穷下去。随后,张琼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大家发展产业的意愿。
养鸡怎么样?村民们直摇头,养鸡风险大,村民吃过亏。种蘑菇怎么样?村民们互相看看,没种过,不敢吱声。那养牛呢?50多岁的张智全跳了出来:“养牛能挣钱,以前我养过,后因家里有病人才停的。”
可能赔钱的蘑菇集体来种,挣钱的牛让各家来养。
买1头牛1万元,村民们出4000元,剩下的项目补。2017年6月份全村买回来的36头牛,到现在数量翻了番。张智全家的两头牛变成了11头牛。
牛刚买回来时,张琼不放心,每天天刚亮就得去各家牛棚“巡视”一圈。一个月后,就巡成了“牛书记”。张智全还讲了个笑话:“小牛快生下的时候,‘牛书记’让我告诉她一声,结果第二天牛就成了俩,我也不知道啥时候生的。”
张琼的第二个绰号“蘑菇书记”。
这事永和县委宣传部长白永明记得清。去年冬天有个大清早,白永明在县城路过菜市场,看到张琼和阁底村支部书记张风林站在街边大眼瞪小眼。“还以为她要等班车回太原,一问才知是卖蘑菇,结果两人谁也吆喝不出口。”
定下村集体种蘑菇的“发展大计”之后,村里征了3亩地,盖了个智能大棚,去年9月份试种了一棚羊肚菌,出菇时赶上降温,全冻死了,赔了七八千元。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赶紧补种褐灵菇,结果品质不赖,越出越多。
“有人来收,两块钱一斤,太便宜舍不得卖。”张琼说,但是村里又没保存和冷链措施,拉出去卖吧。张琼和张风林谁都不想去,但村里就他俩有车,一起去吧。经历第一次的尴尬,后来他们也有模有样。去了3次县城两次乾坤湾后,卖了5000多元钱。
今年阁底村有了12个蘑菇棚,即将出菇的大棚,除了一个留在集体经营外,其他的分给了11户贫困户。由于蘑菇品质较好,现在还没出菇,就有福建的商人来村里谈价格。张琼估计这些菌棚每个都能带来3万元左右的收益。
张琼的第三个绰号“花馍书记”是她自掏腰包买来的。
阁底村有过节蒸花馍的习惯,去年春节前,张琼又动起了挣“快钱”的念头。她组织了十几个村里的老大妈,培训、体检、办好证照后,自己垫了3万元购买一套蒸花馍的设备,还做了1000个包装盒。
“总共干了8天,1000盒花馍通过网络销售一空,16位老大妈挣了1.4万元,村集体挣了两万元。”张琼和村民们都乐得合不拢嘴。
靠着“牛哄哄”“香喷喷”“圆溜溜”这3个产业,今年阁底这个地处吕梁山深处、黄河岸边的深度贫困村将实现整村脱贫。

精准扶贫送健康 义诊活动暖人心 市第四人民医院走进汉源县开展扶贫义诊活动
魏魁带队深入基层查看灾情
沈阳发生一例非洲猪瘟疫情 国内此前无病例报告
治理更有效 乡村更和谐
公园景观与江景融合 双女石公园满足市民慢生活
第一书记的3个“绰号”
2017年12月22日16时发布【桂林4A级以上景区24-72小时天气预报】
长沙马拉松赛男子国内冠军牟振华:伟人故里倍感亲切 山水洲城令人陶醉
相城区大数据入库企业数全市第二 产业规模超300亿元
里水有轨电车有望牵手广州地铁12号线
蓝山大道地下人行通道开始施工
虎门镇“散乱污”企业淘汰工作会议
市纪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 范晓丽主持并讲话
弘扬传统文化 破除陈旧习俗
8名不合格队员将自费下乡支农
疏通窨井 迎战“摩羯”
市体育局到帮扶村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市工商质监局张黎明局长到高花社区督导农历“小年夜”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
孟津县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勘界工作
汉中市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