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独特习俗彰显莆田传统DNA

  莆田新闻网讯 昨日是端午节,雨水绵绵,城乡处处弥漫着节日的喜庆气氛。与全国各地不同,莆田端午节从农历五月初一持续到初五,这是莆仙独特的端午习俗,也凸显了莆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连日来,城乡市场上,粽子飘香,艾叶随处可见,桃子、杨梅香艳诱人;莆仙戏上演,龙舟赛开锣……这一幕幕透着浓浓莆仙端午特色民俗的气息。
  莆仙民间端午习俗,《兴化府志》和《乾隆县志》曾有记载。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说,莆仙民间的端午节并不仅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而是从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五的“五日节”(谐音),这是全国独有的。在这5天里,具体的习俗有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初三吃螺(桃),初四插艾挂蒲,初五抹雄黄、喝雄黄酒、煮“午时草”、划龙舟等。
  端午节假期,我市各地上演精彩文化活动。昨日,荔城区新度阳城龙舟教渡,四五十艘龙舟参与,场面壮观;6月17日至18日,仙游枫亭镇举行第二届端午文化节,其中重头戏龙舟竞渡在霞桥太平港举行;荔城区黄石镇各村联合举行龙舟活动,时间从农历五月初一持续到五月廿四,可谓好戏连台。
  林成彬说,莆田历史文化遗产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岁月,见证着莆田的历史足迹,十分珍贵。其中,“五日节”彰显莆田传统dna。
  记者采访中发现,“五日节”虽然每天各具特色,但端午节这天最为隆重,莆仙绝大部分家庭会用艾草、菖蒲、枇杷叶等“午时草”,中午时放入锅内煮成黄色的“午时水”,让全家男女老少沐浴。洗澡后,大人给孩子换上新衣服,还用提前结成的彩线长网袋装入“午时蛋”、蜜桃、粽子等,同“小绒虎”等吉祥物一起挂在胸前。此外,这一天群众还会在每个房间及通道上点起蚊香,驱除蚊、蝇、蟑螂,有的人家也会把装放衣物的木箱抬到太阳下晒,驱虫祛毒。(湄洲日报记者 吴伟锋)
昨日,新度阳城村举行庆端午龙舟教渡活动,约有60艘龙舟参加。图为下午2:30左右,大雨依然难挡龙舟运动员和观众的热情。 湄洲日报记者 蔡昊 摄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赴怀集开展精准扶贫爱心公益活动
我市首个农场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镇巴集中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
市教育局机关第三支部召开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暨纪律教育学习专题组织生活会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
端午独特习俗彰显莆田传统DNA
淮上区吴小街镇扎实开展“全面健康覆盖”世界卫生日系列健康促进活动
巴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2017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的公告
株洲市食药监局三项举措帮扶医疗器械企业
打破“围墙”实现共享内江市61家单位厕所向市民免费开放
徐州不动产登记服务品牌叫响全国
高新工商分局为消费者挽损约500万元
华侨华人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非洲猪瘟防控知识问答
市级财政600万元资金扶持农机化发展
多部委释放下半年经济政策明确信号
“百日行动”大检查 促进文化市场安全有序发展
茶山对非禁设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亮剑” 首批清理整治73家
陆河县上护镇社工站开展妇女擂茶活动
迁安市领导深入企业督查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