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河长”团队定海拥军车志愿队,用行动保护第二故乡河流


“民间河长”团队定海拥军车志愿队,用行动保护第二故乡河流
  每周末到河边捡垃圾是大伙的“必修课”
  在定海盐仓大河和林家湾河边,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成为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他们是定海拥军车志愿队成员,年纪最小的刚满7岁,年纪稍长的有60岁。如今,“民间河长”是这个团队的新身份。成员们每天按时巡河,每周坚持开展河道捡垃圾活动,用行动为改善舟山的河道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祖孙俩坚持巡河带动他人
  盐仓当地河道的巨大变化,与“民间河长”们的护河热情分不开。
  去年3月,定海拥军车志愿队成立,40名成员都是来自河南、安徽的新居民。发起人是的哥吴发喜,“我在舟山生活多年,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舟山的一份子,希望能尽我一点微薄的力量。 ”他将护河的想法告知同行,大家一拍即合,很快就拿出了方案。
  随后,这支爱心队伍以“环保卫士”为主题,相继走访了盐仓辖区多条河流,捡垃圾、宣传环保知识。今年3月,定海拥军车志愿队被市治水办和舟山晚报聘为盐仓大河和林家湾河两条河道的“民间河长”,于是,除了坚持每天巡河3小时,每个周末到河边捡垃圾成了大伙儿雷打不动的“必修课”。“最小的成员乔硕只有7岁,每次他都跟着爷爷捡垃圾,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吴发喜说,定海拥军车志愿队“民间河长”中,还有好多父子、母女、祖孙、夫妻这样的“家族式”志愿者成员。“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每位成员做志愿者的初衷,目前这支“民间河长”团队逐渐壮大到70人,更是成就了好口碑。
  捡垃圾捡出“环保经”
  第一次外出捡垃圾,成员们用的是家里的小扫帚和自制的垃圾网袋。在捡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单纯用小扫帚扫垃圾特别慢,而且一些藏在缝隙中的烟头和碎纸屑特别不好弄出来,要把河岸垃圾清理掉,耗时太长。于是,他们向河道保洁员请教,得知用垃圾钳效果好,他们立即自费到市场上购买了70多把垃圾钳。
  “捡烟头要准、快,捡动物粪便时要先盖上废纸,然后快速放入垃圾袋……”次数多了,吴发喜慢慢悟出了这些“环保经”。
  捡烟头的时候,吴发喜更像是在特技表演,这些烟头无论是藏在草丛中,还是落在石凳下,他都能准确无误地夹起来。
  打捞河面垃圾,则少不了长柄网兜。竹竿轻轻点水,网兜正好入水,圈到了垃圾马上就起竿,然后反手一扣,倒入塑料桶里。“有了这个垃圾打捞神器,河面比以前干净多了。 ”53岁的乔建华一边作业,一边向记者解释,他将这个操作总结为“蜻蜓点水”。
  有了工具和经验,“民间河长”团队的成员们捡垃圾的时间大大缩短。不过垃圾量不少,所以每次捡垃圾结束后,他们都是满头大汗。“做任何事情,如果当作快乐和有意义的事情,做起来就不会感觉累。 ”成员刘秋梅笑着说。
  希望带给大家更多的正能量
  除了巡河捡垃圾,定海拥军车志愿队这个“民间河长”团队还起着监督的作用。“一旦发现沿岸有人洗涤、倾倒垃圾,队员们会第一时间阻止,情况严重就上报街道。 ”吴发喜说。
  采访当天,记者看到,在林家湾河边,有位中年妇女正在洗菜。“不好在河里洗涤的,这是要污染河水呀。 ”大伙儿对她喊道。“不是衣服,是蔬菜,很快的。”对方回应。
  这时候,两名“民间河长”立刻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打起了配合。一人说:“洗菜也是洗,菜叶上都有泥巴,对河水不好的。”另一人则现身说法:“这菜是要吃进肚子里的,还是用自来水洗放心啊。”最后,这位中年妇女不好意思,拿着菜默默离开了。
  “每天,大家放弃休息时间,坚持巡河。最近天气热了,晚上河边散步的人多了,我们还增加了晚班。 ”吴发喜表示,护河的意义是,给所有市民起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大家看到有人在河道捡垃圾,都不好意思再乱扔乱倒,也都会主动帮着维护环境卫生。
  “其实这些不算什么,我们做的都是大家能够做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共同参与治水治污,也希望我们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吴发喜说。

上街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关镇“三举措”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崔家坝:公租房建设正酣
江阳区消防中队检查石油中学消防安全工作
[长春新区]集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打造地理信息产业新高地
“民间河长”团队定海拥军车志愿队,用行动保护第二故乡河流
2018年奉化区将推进19项交通工程建设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一窗一网”不见面审批服务标准
扬州今年新建147个充电桩 城区建设三公里充电圈
全省机关党建研究会在常乐镇拱市联村召开
好溪堰水系整治一阶段工程 升船机通过机组启动验收
2018年5月11-12日停电通告
区纪工委“三板斧”锻造强力队伍
我市乡镇首家警邮合作中心揭牌车驾管业务延伸至乡镇村
天府绿道“动”起来
省领导到我市征求《政府工作报告》意见
市卫生计生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参加全市农产品展销会
“贫困户+”扶贫模式受青睐
团市委为单身青年搭建交友平台
元旦铁路公路民航迎高峰 近半旅客出行选择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