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沿江风光带。伍海涛 摄
历史回眸
2011年3月21日,习近平在株洲市湘江风光带考察湘江综合治理工程。(新华社资料图片)
《湖南日报》2011年3月24日报道《春润三湘——习近平在湖南考察纪实》(节选)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历经3 年时间的综合治理,湘江沿江61公里防洪堤和72公里沿江景观带已初具规模,“东方莱茵河”美景轮廓初显。
习近平来到株洲市的湘江风光带,实地考察湘江综合治理工程。从清水塘治理,到风光带景 观 建 设 ,习近平问得十分仔细。他叮嘱株洲市负责同志,株洲市要在“十二五”时期实现顺利开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从抓好生态建设、节能减排上入手,希望你们在湘江流域治理方面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人物访谈
留住共同的乡愁
清水塘棚改片区的首次集中签约现场。谭清云 摄
罗英明(徐家桥商业步行街居民)——
湘江河东风光带的修建,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办了件大好事。以前,我们只能站在湘江这边,用羡慕的眼光欣赏河西的风景。现在,河东风光带建好了,我们经常来这里散步,看看江景,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非常惬意。中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想,湘江河东风光带就是我们的新乡愁。
彭良平(市水务局局长)——
水的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新方略,推进新时代湘江流域的保护与治理,建设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关键是要坚持以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保护与治理,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黄元政(清水塘投资集团董事长)——
市委、市政府实施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规划建设生态科技新城,就是从源头上保护治理湘江,就是以最坚决的态度落实习近平同志当年对株洲的深情嘱托,就是以最有力的举措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今年,是清水塘老工业区的企业关停收尾之年、新城建设的全面推动之年,我们将尽快确定战略合作投资者,大规模开展生态科技新城建设,力争取得新突破。
新气象 新作为
湘江流域变生态画廊
河东沿江风光带城市阳台。刘震 摄
湘江母亲河,哺育着一河两岸的子民,曾承受粗放发展带来的污染之痛。近年来,株洲顺应发展大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一江两岸为重点,以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突破,铁腕治污,戮力治水,湘江流域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从无序污染到猛药祛疴——守住生态环保底线
草长莺飞,新柳吐翠,河西湘江风光带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又是一年春来到。
7年前,从河西湘江风光带望过去,对岸破旧杂乱,一江两岸对比鲜明。今天,集防洪带、交通带、生态带、经济带、文化带和旅游带于一体,“六带合一”的河东湘江风光带已建成开放,与河西湘江风光带交相辉映。
生态环境就是民生,蓝天碧水也是幸福,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这是不变的理念,也是不懈的追求。
下猛药,祛沉疴,7年来,株洲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打响史无前例的湘江保护战。
投资近两亿元,历经近 2 年时间,摘掉数十年遗留的重金属污染这一“毒瘤”,从根本上消除霞湾港重金属对湘江水质的污染;
在全省率先关闭湘江两岸畜禽养殖企业 461家,拆除 127根烟囱,市区 37家洗水企业全部关闭并整合至洗水工业园,截流湘江城区段污水直排口 31个,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拆除城区烟囱、基本解决城区污水直排湘江的“三个基本”行动目标全面实现;
3年、150亿元、1002个项目,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初战告捷。176 亿元、423 个重点项目,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2016 年—2018 年)再接再厉。
清水塘地区退出全省重金属重点防控区,湘江株洲段水质由 iii 类提升到 ii 类,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水变清,岸变美,湘江大变样。
●从选择题到必答题——源头治理壮士断腕
背着污染包袱前行,还是还子孙后代碧水蓝天?走传统工业的老路,还是主动转方式调结构?株洲面临的其实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把水体保护和污染治理、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擎绿色旗帜,祛黑色沉疴,壮士断腕启动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从源头治理湘江污染,开辟绿色发展新境界。
原化工助剂厂生活区,清水塘地区棚户区改造第一栋房屋在这拆除,空旷的土地上萌动着春天的气息。其右后方,株冶集团的烟囱冒着烟气,这家国家铅锌冶炼龙头企业作为最后一批关停企业,将于今年底关停全部产能;正前方,清水塘转型升级新兴业态导入奠基之作的铜塘湾 b 型保税物流中心,通过了竣工验收。代表着清水塘老工业区今天、昨天与明天的不同风景,变戏法般地同时呈现在人们眼前。
2015 年,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全速推进。2017 年,吹响攻坚集结号:
企业关停与土地收储、搬迁转型、人员安置、污染治理、新城建设同步推进“,五同步”创造“清水塘速度”;
“收储+奖补+转型支持+就业帮扶”,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关停搬迁。严格执法,法律手段促使企业停产。引促结合的“清水塘模式”开全国先河,创造企业搬迁高效率;
组建清水塘投资集团公司,市场资本化运作,不到一年筹资 57.43 亿元,树立业界新标杆。
……
全国老工业区整体搬迁的诸多难题,在这里一一破解。一年攻坚,硕果累累:147 家企业关停,54家企业签订土地收储协议,5.7 万多企业职工安置分流。清水塘生态新城规划建设快马加鞭,战略合作投资者通过招标即将敲定。
一湾真正的清水塘,与昨天彻底告别。
●从栽盆景到建花园——构建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水系相通、利益相连,湘江流域是我们绿色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水与岸,城与乡,谁都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心同向、劲同使。
不止步于江水清、两岸绿,不满足于城区美。从下游向上游延伸,从市区向县域拓展,从滨江两岸向流域腹地辐射,株洲脚不停、力不衰,湘江保护治理全线全域发力。
建立河湖管控长效机制,在全省率先启动河长制。全市 425 条河流、964 座大中小型水库,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 2054 人,实现四级河长全覆盖。送走“九龙治水”,迎来河畅波清。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株洲生根开花。开展 100 项改革,出台 83 个政策性文件,8 项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两型社会”建设从理念到实践,亮点纷呈。
积极回应群众盼小康和求生态的双重期盼,谋求美丽与发展共赢。以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抓手,全面铺开交通畅通、城市绿荫、旧城提质、碧水蓝天、城市设施配套“五大行动”,创建国家河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海绵城市,实施“城市双修”和“农村双改”,一项项举措扎实推进,城乡披上新装。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让湘江流域正变成绿色长廊。
株洲日报记者 李支国
为环湖赛提供一流服务保障
朗诵忆屈原,浓情话端午 ---内乡县七里坪中心小学召开“迎端午”经典诗词朗诵主题班
周江勇:坚定扛起温州作为“探路者”的使命担当
板栗成熟时
宋家镇——百亩麦冬助农增收
特刊《春天的故事》之“看,春风又绿江南岸”
杨承保到联系点宝城社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男子多次盗车被抓仍不悔改
任爱荣检查我市节日市场供应情况
赵县集中收听收看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大通区精准发力奏响脱贫交响曲
书写新时代组织工作新答卷——2017年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威海市第五届读书朗诵大赛落幕
“农旅融合 乡村振兴”垦利农旅融合项目发布会举行
排查+关怀 乐山出租汽车驾驶员夏日迎清凉
出行请绕行易积水路段
宜君县来了盐城医疗专家
供水集团开展书记讲党课活动
自助制证机"上岗" 西海岸不动产登记中心 拿证仅需1分钟
昆明举行纪念《献血法》颁布实施20周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