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陋平房”到“宽敞住宅”


  本报记者 吴冰
  “家”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字眼。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狭小的平房,到如今宽敞、有电梯的商品楼房,甚至豪华的别墅……这40年间,居住条件与环境的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给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我搬了4次家,从不到10平方米的‘蜗居’到13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小区配套设施完善,生活质量是越来越好了。”今年62岁的庄烁勋向记者谈起自己这40年来住房的变化。
  “上世纪50年代,有房子的基本就是祖屋,但也是人多房小,能挤就挤。条件好的住平房,没条件只能在西湖山后搭棚寮。”庄烁勋告诉记者,当时他的家庭情况相对还算不错,外婆借钱买了套平房,一家3代人挤在4间房,3个兄弟姐妹就一起睡在其中一间房中。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家里大大小小的盆、碗都派上用场,屋里满是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第一次搬家是1987年,我那时还没分到单位福利房,因为要结婚了,便搬到爸爸那边的套间。”庄烁勋说,一间9平方米的房间就是他的婚房,算是他的“第一间房”。
  “单位福利房可不是轻易能分到的。”1991年,庄烁勋终于分到了一间单位福利房,面积为33平方米,两房一厅,配备厨房和厕所,添置简单的家具后就入住了。庄烁勋说,这间房没有餐厅,一家人只能挤在厨房里吃饭,虽然简陋,但已经很满足了。
  “1994年,是我第三次搬家。” 庄烁勋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初,潮州推行过集资建房, 于是,他花了一部分积蓄住进了位于金城巷的集资房,住房面积比上一间大了约一倍,房子功能也基本齐全。
  伴随着时代发展,潮州商品楼房陆续展开建设。2000年,庄烁勋购买了一套133平方米、三房两厅的商品房,经过精心装修,一家人开开心心地搬进了新家。配备了现代化的家具、空调,房子宽敞明亮,生活越来越舒适。
  步入21世纪以来,百姓的腰包鼓了,住房的选择也多了。各种高层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及特色别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住得宽敞,更追求居住环境舒适,各种配套设施齐全,既要住得舒服,又要住得安乐。
  40年来,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的变化,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将更加舒适便利,生活会越来越好。

董晓宇专题调度中钢邢机搬迁升级项目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扶贫干部“精准识别贫困户” 走失8年的女儿回来了
祁县:托“物”言廉有章法 廉洁新花遍地开
南京市百名女大学生创业创新启航计划启动
从“简陋平房”到“宽敞住宅”
“创文”进行时:社区志愿者体验环卫工工作
四川启动“天府工匠”培养工程 2020年“技能川军”达1000万
【创业创新在龙海】蔡井辉:抓牢企业技改  打出自主品牌
返程之路
随县厉山镇多措并举保“十一”平安
雅安市人民医院简报第74期
长治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十二五”节能目标工作计划
港口区举办免疫规划业务培训班
石门千名教师暑假进行“智慧教育”培训
蔡少华检查海汕公路景观绿化提升工作时要求 按时保质完成绿化任务
省水利厅副厅长、省防办主任徐卫明来景调研防汛工作
市创文办督查河源高新区网吧时要求 加强创文宣传 规范经营秩序
一株茶树带来的乡村经济裂变
龙岩市:移动环保公厕等环卫设备生产基地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