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什邡市不断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升级,将产业发展当作重要抓手,让贫困群众乘上致富快车。同时全市各级帮扶干部主动作为,始终坚持奔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走村入户问计,田间地头调研,送资金、送技术、送服务,在脱贫攻坚、助农增收致富的征程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集体智慧,用一个个“金点子”摘下贫困“穷帽子”,让贫困群众既鼓了口袋又富了脑袋。
精准服务到位
帮助贫困户解决“销售难”
“这些莲白卖出去了,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下了!”近日,记者来到什邡市师古镇大泉坑村村民孙大明家时,他正忙着将地里的莲白装上车。暖阳驱散了严寒,也驱走了正辛勤采摘莲白的贫困户孙大明一家人心头的阴霾……
年近古稀的孙大明是什邡市师古镇大泉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妻子因患眼疾导致贫困。近年来,勤劳的夫妻俩靠着一亩三分地种蔬菜,维持着整个家的生计,同时还供养着自己的小孙女。2017年8月,孙大明种下了近一亩地的莲白,帮扶单位南泉小学主动对接孙大明并采购了他家2000余斤莲白。寒假到来后,学校的采购需求变小,而孙大明田里的莲白已进入全面收获期,除去夫妻俩跑市场零星销售的500余斤莲白,还剩下的3000余斤莲白成为了一家人的心病。
“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南泉小学帮扶干部王长兴了解情况后,立即帮孙大明找销路。几经奔波,王长兴在菜市上联系到一家爱心菜商愿意把剩余的莲白一次性全部收购。看着田里的3000余斤莲白全部装车,孙大明一家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大力发展产业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脱贫攻坚,产业是基础,增收是核心。2017年,什邡市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旅游业,将90%以上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优势扶贫项目,进一步激发了脱贫“蝴蝶效应”,建设了扶贫产业园32个,带动贫困户700余人。
什邡市湔氐镇扶贫惠民产业园项目涉及龙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18人,产业园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务全部由贫困户承担,人员务工费按件计酬,贫困户有保底入股分红,每户在园区种植5000袋菇类食用菌,种植一季每户大约有5000元的收益。“贫困户在这里务工劳作有了稳定持续的收入,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希望,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湔氐镇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刘刚华说道。
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主力。下一步,什邡市将充分激活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拔掉依附在部分贫困户头脑中的“贫根”,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等,做足特色文章,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产业等结合起来,实现外力内力一起发力,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形成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向上的新局面。(记者 曾征)
强化台风监测预警保障高考顺利进行
十堰投资2亿多元建“守门员”工程
市台办组织台商台胞 “庆三八看大连”
省领导来潍看望慰问暴雨受灾群众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力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刘家义在现场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
用声音向红色经典致敬
什邡:念活产业脱贫“精准服务经”
前三季度四川进出口值大幅增长
十二届县委第四轮巡察全部进驻
广元国税做亮“三项工作”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市住建委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底线失守的代价”
雨花台区委书记黄河调度全区“断头路”建设情况
一天两人被困山中 两路消防涉险救人
“小米姑娘”带大了“村官姑娘”
寻甸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采购招标
周口市多措并举 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第六次推进会精神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电视会议
市水务局领导班子召开巡视整改暨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专题民主生活会
我市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居全省首位
宿迁皂河古镇、三台山镜湖入选江苏“最美水地标”
团市委:义务植树 为昭山添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