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出台强制报告制度保护未成年人 发现未成年人出现7大情况要及时报案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检察院了解到,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近期联合制定了《关于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市级层面的强制报告制度。
什么是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
市检察院表示,强制报告就是指教育、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强奸、猥亵、虐待、遗弃、暴力伤害或工伤、火灾、坠楼、溺水、中毒、自杀等非正常损伤、死亡情况时,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备案记录,不得瞒报、漏报、迟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近年来,未成年人遭受虐待、性侵、故意伤害、杀害等事情时有发生,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越来越恶劣和隐蔽,甚至还出现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的情况。再加上,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医疗、教育、社区、家庭环节的疏忽,导致类似的案件,无论是发现、干预、取证,还是定罪和监督环节都非常难。
杭州市检察院未检处处长桑涛告诉记者:“强制报告制度其实是一个以意见形成的制度,具有强制力的。如果相关机构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照制度中的规定,对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
另外,对于及时报案的医疗和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将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同时,这些工作人员也要保证未成年人的隐私,对于涉及未成年人身份、案情等信息资料,严格保密,严禁擅自通过网络或以其他方式散播。
这四家单位分别要做些什么?
医疗机构:在收治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人身、精神损害的未成年人时,应当保持高度关注,除实施规定的医疗行为外,还应当详细询问未成年人遭受损害的时间、原因、过程、手段、后果等,及时予以记录、评估并保存相关病例、资料。
教育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虐待幼儿、校园欺凌、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开展先期调查,有违法犯罪情形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在接到有关侵害未成年人的报警后,应当及时出警,问明案件的初步情况,制作笔录,迅速进行审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决定是否立案并通报同级人民检察院。在侦查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及时、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并应当及时向人民检察院通报证据收集、侦查进展、处理结果等案件信息。
12下一页全文阅读

2017“创响中国”合肥投资行活动举行
张惠荣:建议提升发展质量 打好脱贫攻坚战
润州区设立“职工书屋” 助推书香企业建设
南宁老人过斑马线被撞身亡 肇事司机疑似开车玩手机
吴家峪门票站安排部署防滑防冻安全保障工作
杭州出台强制报告制度保护未成年人 发现未成年人出现7大情况要及时报案
禁渔期间,市场、餐馆等禁售江鱼
安全无小事 社区排查消防隐患常态化
今明两天依然有雨 气温走低体感湿冷
安徽黄山联强纺织出口势头强劲
“劳动者港湾”亮相聊城 为劳动者提供暖心“歇脚站”
驾车追逐、挤逼致人伤亡 两被告人犯故意伤害罪获刑
漳浦金浦大桥主体工程竣工
衡阳与深圳书画艺术交流展开展
海宁市检察院服务非公经济检察工作室揭牌
互联网领域创新精神在桐乡落地生根
省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来烟台开展环境保护督察
权威发布!2018年吴中区小学、初中施教区范围公布
电商为媒提升“沂源大樱桃”知名度
徐闻县纪委监委持续发力反腐 1至5月立案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