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原生态武迓鼓敲响古村希望


西郊原生态武迓鼓队参加省第13届“三晋之春”合唱比赛开幕式。刘 胜摄
  前些日子,平定县石门口乡西郊村的原生态武迓鼓队接到了一份演出通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们将代表我市参加省非遗博览会期间的“盛世鼓舞”锣鼓优秀节目展演。听到这个消息,队员们按捺不住地欣喜。
  “时间是7月下旬,演出地点在临汾市吉县壶口景区,这将是我们今年5月18日在山西省第13届“三晋之春”合唱比赛开幕式上精彩亮相后,参与的第四次大型演出。”西郊原生态武迓鼓队负责人郝崇俭说。6月9日,郝崇俭带着西郊原生态武迓鼓队参加了市文化局举办的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演出活动,活动中公布了经专家认真评审认定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郝崇俭和平定县文化馆的指导老师岳芳成为平定武迓鼓传承人。
  太行山下演绎梁山故事
  21位鼓乐手身背“梁山”小旗,手拿鼓、镲、钹等6种不同的敲打乐器,五色油彩勾勒的脸谱,人物特点鲜明的服装,很容易让戏迷一下子就能猜到,哪一位是美髯公朱仝、黑旋风李逵、赤发鬼刘唐,哪一位是母夜叉孙二娘、鼓上蚤时迁。几百公里外梁山好汉的故事如何成为太行山脚下村民演绎的原生态武迓鼓主题?
  对此,今年75岁的西郊村村民穆永茂整理了郝崇俭口述的一段历史。作为迓鼓发源地之一的平定县位于太行山中段,是兵家必争之地。军中的迓鼓舞传到民间,村民赋予了其更多含义。相传梁山好汉被宋朝招安以后,阮氏兄弟不服招安,途经太行山麓,走村串巷,和村民聊起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于是,村民就用武迓鼓的形式,表演了朱仝上梁山的故事。
  西郊村武迓鼓历史悠久,村里的中老年人大多会敲,3000多人的村子里,迓鼓队就有3支。近年来,随着青壮年男人外出务工,逢年过节时,鼓队的主力成了青一色的妇女。现在原生态武迓鼓队除了饰演朱仝的村民白世有是男士外,其余20名鼓手均为妇女,最年轻的34岁,最年长的68岁。她们不挣工资,没有福利,就为一份对武迓鼓的喜爱。
  郝崇俭在自己家向记者展示珍藏多年的宝贝。“每次展示都是对这些服装的损伤,现在不是重要场合我已经不给他们看这些老古董了。”郝崇俭说。原来,他在家中存放着百年前西郊村迓鼓队的旧鼓、旧镲、旧服装。早年间,为避免鼓队的服装、道具遭破坏,郝崇俭父亲及其他村民冒险将这些宝贝藏入山洞和地窖。照着这些千辛万苦保护下来的古董服装的样子,郝崇俭爱人画样裁剪,为鼓队演员缝制了21套服装。
  在这些衣物中,还有一面西郊村迓鼓队令旗可以证明西郊村在1937年前已建有迓鼓队,并且具有一定规模。该旗为三角形,黄布旗面,红布牙形镶边。旗中间写有“西郊令”三个字,旗右竖写着“中华民国二十六年苍岩庙制”12个小字。
  郝崇俭今年64岁,七八岁时就跟着父亲郝守义练习迓鼓鼓点,到13岁时就跟着村里大人走阵。如今,只有他能把《朱仝上梁山》的鼓曲、鼓点、走阵等十阵九变全套完整地排练下来。“大家现在看到的武迓鼓在村里老人记忆里至少流传了上百年,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感觉。世代相传,到郝崇俭已经是第六代传人。”穆永茂说。穆永茂曾在县晋剧团当过演员,退休后积极参与武迓鼓队的演出、排练及资料整理,他还是鼓队唯一的化妆师。每次演出都要给21个演员化妆,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化什么样的妆,他了然于胸。
  走出阳泉不断提高技艺
  6月14日,西郊村原生态武迓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阳泉市参加省城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的“鼓舞山西”锣鼓艺术展演,得到了现场专家和观众的认可。
  提起这次走出阳泉表演,35岁的鼓队主力戎金卫感慨很深。她说,以前排练、演出时只要敲对鼓点、走对阵法就行,从来没有研究过师傅一直要求注意的表情和身体语言。彩排时队员们边看边学,把从其他鼓队身上学到的技巧都用到了表演上。“那次表演,不但观众、师傅觉得好,就连我们自己也感觉与以往的演出有了较大突破,有了精气神,真正演出了梁山好汉的气魄。”她说。
  回来后再排练,队员们的认识有了提高。这些平时看孩子、做饭、洗衣服的农村妇女感觉到了非物质文化艺术的魅力,她们不再觉得敲鼓是消遣,而是有了担当、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想要发展传承,仅仅依靠村民捐资、义务演出是不长久的,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文化遗产,武迓鼓队希望能有企业冠名或与景区合作。
  依托迓鼓振兴传统村落
  2008年,平定武迓鼓成为首个列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
  2016年11月,西郊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今年6月24日,省财政对全省2018年第一批40个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给予每村300万元补助,西郊村成为全市唯一获省财政支持的传统村落。
  2011年,平定“三八席”传统技艺被收录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而西郊村正是“三八席”起源地,村里还有代代相传的“三八席”烹饪专家。    西郊村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韩信试剑峰、淮阴侯庙,县级非遗项目苍岩庙会,以及被誉为“西郊十景”的古烽火台遗迹、苍岩行祠、晋商大院等。“西郊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村委会主任郝惠军说,“武迓鼓的传承保护依靠的是西郊村民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武迓鼓走出阳泉走向全省,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精髓,又为西郊村实施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最近,西郊村在外发展的有识之士自发地组建了“根在西郊”微信群,为武迓鼓的发展、西郊村的繁荣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动员大会召开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标准化为方向 努力把开封打造成谁来看了都不想走的地方
怀化市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进入微创时代
清明节临近,我市两部门发出文明祭祀倡议
南靖靖城镇多部门联合开展“两违”整治统一行动
合肥经开区织密“安全网” 构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
西郊原生态武迓鼓敲响古村希望
大龙潭社区开展关心爱护下一代健康成长
暑期旅游火 厦门人气旺
我镇举办有限空间作业企业专题培训班
向阳区领导到区企业家协会走访调研
以茶扶贫,促进蒙顶山茶业发展 雅中学子陈惟依获第三十三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双峰:首支新时代乡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出征”
明年起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标准二档缴费成人居民医保普通门诊支付比例由40%提至45%
赖声川:中国戏剧原创者应该更有信心
[新都区]学深悟透聚共识 知行合一促发展
中国小篮球联赛东莞常平赛区19日开打
且慢锦上添花 当须雪中送炭
全国人大代表赵应云等建议:将衡阳—永州—道县高速公路列入国家“十三五”建设规划
孟津中联厂区内处处充满生机活力
今年绵阳力争实现电商交易额2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