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


株洲日报通讯员/谭艳 陈斌
今年以来,中央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省委省政府开展财政收入质量三年提升行动,全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进入攻坚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市财政经济开始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优结构,提升财政收入质量
财政经济注重长远可持续发展,不再追求高速度,而是千方百计谋求质量效益,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切实把非税收入占比降下来,用速度的“降”换取质量的“升”。
上半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0.5亿元,同口径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6.4亿元,增长15.7%,税收收入增幅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1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快8.5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34.1亿元,下降52.8%。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78.8%,同比提升18.6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
夯税基,提升经济发展动力
财税部门全力服务“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在厚植财源、夯实税基方面狠下功夫,助推株洲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深入落实财源建设“十二条”,综合运用政策、资金等手段推动产业发展,充分调动各方生财聚财的积极性,促进财政增收超过5亿元;全面推动综合治税,建立协同共管机制,通过共享和比对涉税信息查补税收,带动财政增收超过7亿元;挤压不合理非税收入,依法依规做实财政收入,确保财政增收“增”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此外,还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万亿行动计划,减轻企业和社会的税费负担,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比如:落实增值税税率调整,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实施企业境外所得综合抵免政策。同时,严格落实取消、停征、免征、降标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等,上半年共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4.05亿元。
深改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管理出效益,改革提效率。财政部门坚持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切实做到“死钱盘活、活钱加快、零钱整大、大钱用好”。
通过采取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财政支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3.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62%,增长12.1%。其中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合计为199.5亿元,为年度预算的67.6%,增长1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6%。
同时,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扩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范围,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出台2018年度财政重点监督检查计划,将扶贫资金、环保资金、预决算公开、“三公”经费支出等列为重点检查项目,并运用“互联网+”平台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继续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明确2018年市本级民生资金公开目录为203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最大程度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常山纪委立项监督助力最优营商环境打造
我市政协系统组织收听收看报告会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卖生禽后生兄,我们在找你!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调研组来邢调研
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
北京开展打击非法捕猎贩卖候鸟专项行动
桐城市深度对接助企解困促发展
第四季度“邢台好人”揭晓
44名“后进生”集中进修赶考
寒冷冬日温暖扶贫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解放思想
我市召开环境监察移动执法观摩会
泗阳:主题论坛有特色 三级联动抓落实
红安警方抓获两名网上逃犯
石狮:古卫城内赏灯逛庙会 巨型灯笼吸引眼球
区市监涉企政策及办事服务指南出台
甲醛影响租客对长租公寓的信任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师生尽享科技盛宴
桂阳:2018年征兵工作进入部署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