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记哈尔滨铁路局驻泥尔河乡卫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马权
万纯博 特约记者 梁宪龙 本报记者 赵洪秋
“老姐姐,现在生活还有什么困难啊……鹅雏都定完了,你今年打算养多少只……”“有你‘老马’啥困难都不是问题啊,我要养70只,多赚点钱……”4月9日,在绥棱县泥尔河乡卫星村的郭福兰家,“老马”坐在炕上和她聊着今年的生产生活情况。
69岁的郭福兰是一个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两口身体不好,因病致贫。去年6月,村里大力推进泥草房改造,她家也是其中一户。她东拼西凑,建房的钱够了,可人工费却难倒了老两口。刚刚驻村不久的“老马”通过对贫困户进行摸底排查,了解到她家的实际情况后,送来1000元钱和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一解燃眉之急。还扶持老两口饲养50只大鹅,当年就增收3000多元。
郭福兰只是“老马”帮扶对象当中的一个。村民住房维修、孩子当兵、低保贷款、缺少生活资金和物资,“老马”都会及时帮助解决。
“‘老马’经常来家里问寒问暖,真是村民的贴心人。”郭福兰激动地说。
郭福兰嘴里的“老马”是57岁的哈尔滨铁路局企业管理协会秘书处处长、驻绥棱县泥尔河乡卫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马权。
“走访、了解群众现状,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为脱贫致富出点子、找路子,是驻村干部的责任。”一年来,马权在省级贫困村安了“家”,让贫困户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让百姓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为民服务、为党奉献的本色。
去年4月24日,接到扶贫任务后,马权一行三人来到了卫星村,开始了他们的扶贫工作。经过半个月的走访,他和几位同事商议后决定,只有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大力发展养殖业,才是最快最有效的脱贫途径。经请示局领导同意后,马权决定在卫星村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肉鹅养殖!
说干就干,马权利用村里一处闲置的学校做养殖场。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鹅场建设,学校旁边农机合作社的工棚成了老马和同事们的寝室,蚊虫叮咬、阴暗潮湿、没有饮水、不能洗澡等困难时刻考验着他们。
鹅场的建设,马权和同事们干在前面。一次下涵管时,他左胳膊严重扭伤,造成脱臼,为了抢抓工期,他让乡村医生简单治疗后又重新回到施工现场。40多天,在马权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占地1.2万平方米,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鹅场建成。干就要干好,这是马权的工作标准。为了买到上等的鹅雏,他先后去庆安、呼兰、双城、齐齐哈尔等8个地市去考察,最终在富拉尔基的山海养鹅专业合作社订购了1万只霍尔多巴基鹅雏,又找到省农科院的畜牧专家、养鹅协会会长刘国军担任技术指导,并且免费为养殖户进行了消毒、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很快,鹅雏被分批地运来了。由于场地有限,养鹅场自留4000只,其余的6000只都无偿地分给了卫星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每户最多50只、最少15只,并签订合同,秋后按照每斤10元的价格收购,如果市场价还高,养殖户可以自行出售。
第二批鹅雏运来后发生的一件事让马权嘴角鼓起了水泡。两天不到,有5只鹅雏相继死去,很多鹅雏也陆续打蔫儿,其他散户的鹅雏也出现这种状况。此时,马权的电话快被养殖户打爆了,各种流言蜚语也纷至沓来。他一面耐心地做群众工作,一面兵分三路,让同事将死了的鹅雏送到省动物防疫检测中心做解剖鉴定;联系场家,让技术人员火速赶往卫星村;同时派人去接专家刘国军。很快,刘教授、场家技术人员、省动物防疫检测中心经过解剖、化验、分析得出一致结论:由于鹅雏感冒、惊吓引起大肠杆菌所致。结论一致后,马权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对症下药,白天,马权亲自用针管给病鹅逐个喂水、又将玉米面搓成条形逐个顺食;晚上干脆在隔离室里过夜,检测体温、查看病情,细心地照料这些“宝贝”。鹅雏免疫力增强了,个个精神起来了,马权也病倒了,高烧近39度,在病床上躺了两天,这也算是他的休息时间了。
10月26日,鹅雏出栏了,马权却哭了,看到一只只自己精心饲养的“宝贝”们被装车,不舍的心情涌上心头。
11月末,哈铁局以每斤“毛鹅”10元钱的价格收购了7000只肉鹅,每户贫困户肉鹅收益在3500元左右。
“为了使肉鹅养殖产业顺利进行,哈铁局总投入130万元,而且这项产业将成为卫星村脱贫主导产业,今年还要扩大养殖规模,计划饲养1.2万余只,每户贫困户养70只。”马权介绍。
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在基础设施的改善。在扶持肉鹅养殖的同时,马权带头对村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行规划设计,他对上争取140万元,带头组织建设了面积573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当年便投入使用。往日的破旧村委会用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村民有了自己活动广场、活动室、图书室,幸福指数飙升。
卫星村到抚北村的通村公路是一条土路,一到雨天村民常常是绕道回家,给村民的出行带来许多不便,硬化这条路,成为了村民最大的心愿。8月26日,在马权的努力下,哈尔滨铁路局投资100万元,总长度2.45公里的卫星村至抚北村的通村公路正式动工建设,年底全面建成通车,村民们无不拍手叫好。
无论是建楼,还是修路,马权和他的同事与施工队同出工、同收工,施工人员在就有老马的身影,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楼住上了,路通车了,马权的脚磨破感染了、脸晒得肿了起来、腿划破了,他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
“百姓的心窝暧了,驻村工作队的心也深深地扎在了这里,我们现在就是以村为家,要和村两委班子一道合力攻坚,带领村民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帮扶卫星村脱贫,马权信心十足。
卫星村党总支书记万凤群颇有感慨地说:“自从工作队来了以后,始终吃住在村,一起带头工作,帮助村里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脱贫产业,现在全村上下拧成了一股绳,有信心摘掉‘穷帽子’。” 一年来,马权共为卫星村协调各类扶贫项目资金370余万元,贫困人口年收入由驻村前的不足2500元,提高到现在的4000元。如今,卫星村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村民生产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卫星村新的面貌正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淮北市着力打造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节点城市
宿城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交口县法院着力提高审理涉黑涉恶案件水平
情系司法 老同志献余热
高速运转的海尔风幕8°油烟机上竖起纸牌塔
“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周口市三位校长荣获全省第三批中小学名校长
市委教育工委全力助推企业改革发展
凤阳县春季学生资助工作全面启动
朝韩首次就半岛无核化方案达协议 金正恩将访韩
湖北启动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向“三唯”倾向说不
7月1日起,上饶高铁站列车运行有大调整
新建福厦铁路泉州湾跨海大桥高温下紧张施工
市公共资源局召开 “双评双治双促”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
2017年度市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权益单正在发放
对城市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充满信心——访市五届人大代表港北区统计局局长卢灵姬
9日小雨到来 最高18℃
《松原市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实施细则(草案)》征询社会公众意见
副市长郭捷调研指导峨边义教均衡工作
吕义斌对市区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