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臭烘烘”到“香饽饽”什邡探索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新模式


  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蚊蝇成群……这是大部分人对畜禽养殖场的印象。然而,在什邡市马井镇玉马村一家养殖基地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存栏上万头猪的养殖场里基本闻不到臭味。原来,该养殖基地正在探索“种养结合、资源循环、生态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模式。
养殖基地负责人廖俊勇向记者介绍,一只成年猪每天要产生6公斤粪便,加上冲洗的水量,每天产生的粪水在12公斤以上。而一万头猪,一天就会产生12万公斤粪水。如此多的粪水,如果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出去,将会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为养殖带来潜在的病害威胁。
“通过运用专业设备,在很多人看来臭烘烘、难处理的猪粪却可以成为‘香饽饽’。”廖俊勇说,去年底养殖基地引进和修建了一整套粪污处理系统,目前养殖基地基本告别了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蚊蝇成群。通过该系统处理,养殖基地产生的粪污顺着沟槽流入搅拌池,而后进入中温厌氧发酵罐发酵,杀灭粪便中的寄生虫和病菌后就可产生沼气、沼液、沼渣。其中,沼气用于发电供养殖基地使用,一年可节省近10万元的成本;沼渣收集装袋后,作为固体有机肥用于改良土壤;沼液流入了沼液储存池,作为水肥经电泵抽到沼液管道压入周边的农田。
记者了解到,该养殖基地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供周边1600余亩农田使用,这些农田可基本“消化”养殖基地产生的粪污。养殖基地除供应从周边农民手中流转的几百亩农田外,还免费为当地农民、合作社提供沼渣、沼液。
据悉,该养殖基地位于马井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核心区,对于当地蔬菜种植户来说,养殖基地的有机肥可为他们节约一部分种植成本。“利用纯有机肥种出的蔬菜收购价要高20%以上,时令蔬菜市场价甚至翻倍都有可能。”廖俊勇说。
“养殖场走绿色环保之路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优化农村环境的需要。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加强项目的管理,让它发挥出最大最好的综合效应。”什邡市农业局农能办负责人王强说,通过建设和管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既为治理养殖场粪污污染提供了保证,又促进了畜—沼—蔬的循环农业发展,达到了农业增产增收的目标。(记者秦琴 通讯员屈丽)

补齐高等教育短板,夯实城市智慧高地
丰满区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我与诗词相约在“五四”——桃源三阳港镇中心小学举行青年教师座谈会
一块小黑板书写20年晴雨冷暖
沂南县依汶镇三举措扎实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
从“臭烘烘”到“香饽饽”什邡探索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新模式
赞!五华县人民检察院干警获省市院表彰
著名作家周晓枫贵阳谈文学 邀请市民参与
我市第13例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成功捐献
爱心翻倍,多校参与 共向新疆“乌什·衢州小学”学生捐赠图书18499册
市商务局:一周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简析(7月9日—7月15日)
唐河法院干警在强制腾房中,遭遇一波三折——“救老扶幼” 执行之中见温情
邵阳市直机关工委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
长治市卫生计生委直属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领导组关于拟聘宋东阳等131名工作人员的公示
市工投集团认真开展不按规定交纳党费自查工作
唐山市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小关执法队:“三步走”保障两会胜利召开
科技局: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六平台一中心”启动仪式举行
关于澄城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的公示
党建引领促脱贫 产业致富惠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