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记忆:明信片上的近代中国——旅意归侨陈伟荣先生藏老明信片展
杭州网讯 北京菜市口凌迟处死的残酷画面、香港街头穿着长跑马褂的清朝人、京杭大运河上的帆船、晚清时期的苏小小之墓……杭州江南锡器博物馆内,一张张泛黄的明信片记载着一个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
5月16日上午,由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和杭州江南锡器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百年记忆:明信片上的近代中国——旅意归侨陈伟荣先生藏老明信片展”正式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430余张近代以来从中国邮寄至海外的明信片,这些明信片反映了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样貌,内容涵盖中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古迹、晚清百姓的社会生活和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人物面貌和百工百业。
明信片上凌迟处死的残酷画面
开幕当天,老明信片收藏人陈伟荣先生来到了现场。陈伟荣祖籍浙江丽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父母亲前往意大利米兰学习生活,这一待就是25年。在国外的这些年岁里,他虽身在异乡却时刻心系祖国,关心祖国之变。
“国不争气,民受难。”一位在意大利侨居多年的同乡老华侨说过的话,让陈伟荣至今难忘,而这,也成为了他收集记录近代中国明信片的最强初衷。
“正如这些花费了我几十年收藏的明信片里展示的一样,国家在不发达的落后年代,人民享受不了祖国母亲的呵护,海外华侨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庆幸的是,这一切现在已成为历史,当今的中国早已昂首挺胸,在伟大的民族复兴道路上阔步向前。我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祖国强大了,我们海外华侨的底气也足了!”
陈伟荣告诉记者,他本身就是一位集邮爱好者,在集邮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带有中国图案的明信片。“这让当时身处异国的我倍感亲切,于是就开启了‘淘宝’之路。”此后,意大利的跳蚤市场、古玩店等成了陈伟荣重点关注、经常到访的地方,甚至还为此求助亲友。
陈伟荣向记者介绍明信片内容
经过近30年的收集,陈伟荣终于收集到430余张明信片。2012年,陈伟荣携自己的家庭彻底回国,并于2015年在丽水将这些明信片首次展出。时隔三年,在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委员陈建明的场地提供和策划布展下,这些老明信片得以在杭州展出。
430多张明信片,陈伟荣对每一张都如数家珍。“你看这张,有一个人在黄河滩上坐着也看不出来他具体在做什么,但上面的文字却明明白白地写着‘有一人在黄河滩上捉虱’。”陈伟荣说,像这样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明信片还有很多,因为这些明信片都是当时来华的西方人借助照相技术,将他们眼中的中国社会记录下来,以此向远在万里之遥的西方社会介绍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开幕式当天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展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展览中有很大一部分明信片记载的是清朝时期北京、上海、香港、云南等地的街头景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7张明信片与杭州有关,分别呈现了当时的京杭大运河、紫云洞、岳飞庙、苏小小墓、曲院玉带桥、断桥残雪、碧血丹心石牌坊等故物旧影。
“这些明信片有着较高的史料和人文价值,为我们研究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汪林茂说。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6日,为期3个月,有兴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前往位于机场路250号的江南锡器博物馆观展。
国际原油逼近80美元关口 国内成品油价五连涨无悬念
四川·巴中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启动
福斯新作亮相纽约漫展 《黑凤凰》《阿丽塔》公布全新片段
大数据审计先行 打响财政审计季第一战
珠海市召开扶贫攻坚工作座谈会 坚持把贫困地区群众需求作为扶贫工作攻坚点
旅意归侨陈伟荣先生藏老明信片展开幕 430余张珍贵明信片还原一个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
人民日报任仲平: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他的英名和事业永世长存
常德多种举措着力提升市城区巡游出租汽车服务质量
落实政策释红利 争做头雁展翅飞—祁阳国税举行“创响三湘 税励园区”活动
王仕花受聘成为荣誉“爱心妈妈”、“我是党员 初心讲堂”主讲老师
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下周佛山举行,诺奖得主拟出席
吉林市通报六起违反中央八项 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河洛欢歌醉美汝阳”消夏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三屯镇庆“七一”专场文艺晚会举行
省运会青少年组跆拳道乙组决赛 湘潭代表团勇夺3金
湖职院大学生志愿者高质量完成第十六届省运会志愿服务
担心责骂女童离家躲藏 警民合力历时四天终找回
市民政局、市公安消防支队签订合作协议
山西省疾控中心19日起可接种四价宫颈癌疫苗
路桥擘画新时代“垦荒”路线图
高新区(江海区)推主题教育、花式广告 创文行动形式多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