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斗门:力推八大工程 建设美丽乡村


上个月底,广东仙泉湖水产连锁有限公司正式将总部从广州迁移至珠海斗门,落户莲洲。“我们将探索“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1000户农户走上致富路。”广东仙泉湖水产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继荣说,预计明年就将实现日供鱼4万斤的目标。
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这样的乡村振兴蓝图,正是珠海斗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所在。今年,斗门区拿出超过1亿元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莲洲、斗门、白蕉三个省、市级示范片区入口景观带等各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提升工程等亮点工作取得新成效,石龙村获评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随着《斗门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的快速出台实施,斗门未来三年将深入推进深化改革、产业提升、人居环境、村庄风貌提升、补基础设施短板、富民强村、基层治理、文明乡风等八大工程,用3年时间打造全国先进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实现到202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的目标。
●林郁鸿
a 人居环境
村居风貌成全省典范
斗门有个“明星村”——红星村,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从几年前开始,村民梁永乐就发现水更清了,村庄里的房子更有一种说不清楚的韵味。去年,红星村数十户旧村居按青灰色外墙、坡顶屋的现代岭南风貌实施外立面改造,走在升级后的村庄里,他觉得大家的“精气神”也不一样了。
红星村是省级示范片区——莲洲镇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像这条刚刚升级的村庄一样,未来珠海斗门的乡村将迎来一次全方位的“旧貌换新颜”。
12月15日,珠海市斗门区拿出3900万元正式启动省级示范片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二期,包括推动莲溪“一河两岸”环境提升、金结路改造和连片房屋外立面改造三个项目。
未来,完工后莲溪“一河两岸”环境提升工程,将把现有的1.7公里的河岸变成活力、栖居、生态水岸,实现四季有景、四季有花的景观目标,大力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和岸线品质。与此同时,东安村、文锋村和莲溪社区290间旧民居的风貌也将全面提升。
这是珠海斗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最新动作。在斗门提出的“乡村振兴八大工程”中,涉及村民生活环境和村居生态的就有三个工程。
暗灰色的墙面,用蚝壳垒起来的围墙,错落有致的绿植,造型简洁的射灯。这是莲洲镇东安村污水处理站点的外观。如果不是门口的牌子标注着身份,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一栋格调素雅的民居。在“村庄农房风貌提升”工程中,斗门提出要全面提升规划引领水平,到2018年底实现全区所有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均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同时,着重改造和提升现有农房的外立面和建筑风貌,提升全区新农村建设水平,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典范,2020年底前全区8个市级示范村完成村庄风貌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方案着重提出还将推动实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工程,全面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2018年上半年完成所有自然村的存量垃圾、垃圾黑点清理工作;2018年底完成全区所有自然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农村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2019年至2020年,保持村庄保洁覆盖面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实现“硬件软件”同步提升。
b 产业提升
项目引领加速三产融合
11月29日,一条“鲜泉鱼”的到来为珠海斗门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产业支撑。当天,广东仙泉湖水产连锁有限公司正式将总部从广州迁移至珠海斗门,落户莲洲。
“我们不是养鱼的,是把千家万户的鱼收进来后,供应给大型超市和餐饮企业等,预计将带动周边1000户农户走上致富路。”广东仙泉湖水产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继荣信心满满地说,“仙泉湖”总部落户莲洲后,“将探索‘公司+农户’模式,由‘仙泉湖’出资金,养殖户出人力和技术,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的模式合作,预计明年将实现日供鱼4万斤的目标,惠及周边养殖户。”
龙头企业的强势入驻,不但强化了斗门乡村的产业支撑,更给村民注入了致富的信心。而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不少周边城市居民每逢周末常常走进斗门赏花摘果。在第三届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论坛中,斗门更被推荐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
未来,斗门乡村旅游产业有望闪耀更加迷人的光芒。距离“仙泉湖”注册地不远处,位于斗门生态农业园莲洲片的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核心项目,今年又获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其中,该项目一期工程“花田喜地”、中药园起步区、岭南水街、岭南风格滨水度假酒店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斗门提出,2020年将把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成一个以岭南中药材种植、观赏、加工、养生一条龙的“南药养生小镇”。
岭南大地项目正是斗门农村三产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按照方案,斗门未来还将积极推动共享经济在农业农村领域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庄、共享农庄、田园综合体、农业综合体、农业公园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
不但如此,2018年,斗门还将加快推进鼎元农庄、十亿人火龙果生态庄园、逸丰生态养生园、十里莲江风景区、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项目等生态休闲农庄示范点建设,同时通过进一步促进基础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到2020年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休闲旅游新格局。
c 富民强村
2020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3万
“越来越有奔头了!”
地处珠海水源地的石龙村,“没办法发展工业,早些年,村民种水稻、荔枝,辛苦一年也才挣几百元钱。”斗门石龙村村书记李悦强说,几年前他到中山、顺德等地参观,发现种植花卉苗木投入低、回报高,又不污染环境,而且一亩地年利润是水稻的好几倍。回来后,他就在村“两委”中提出搞花卉苗木种植试验田。李悦强带头承包了21亩地,鼓励并带动党员发展花卉苗木种植。
在尝到甜头后,村民纷纷到种植花卉苗木的党员那“取经”,经过推广经验、传授技术,村民大面积种植花卉苗木,并把这个产业打造成石龙村的一张名片。
在斗门白蕉镇偏北,同样上演着相似的富民强村故事。在该镇的孖湾村,首期投资1亿元的孖湾花仙谷生态农业旅游园,预计将于2018年国庆开业。这个斗门乡村旅游的重点项目将吸引众多客流,增加孖湾等周边区域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提振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人富不是富,全村富才是富。”按照方案,斗门未来将全面开展富民强村创建工程,到2020年底实现全区集体经济综合实力增长50%—80%,农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
其中,斗门将充分发挥示范区、示范基地、中国海鲈之乡等优势,大力推进各种各类“专业特色村”“特色品种村”“有机农产品基地”、休闲文化旅游基地等建设,带动集体经济实际增收、增长。
与此同时,方案提出支持采用多种方式盘活农业用地和农村闲置住房,引导并鼓励各自然村充分利用“三资”交易平台进行集体资产交易管理,进一步提高集体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
另外,斗门还将全面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综合帮扶,全方位推进对3979户和7032人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综合精准帮扶工作,包括将低保群体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的政府补贴提高至每人每月120元等。

2017年度威海市第二批科技成果登记项目公示
平湖戴建忠副市长督查交通重点工程项目
55岁启动的南音追梦之旅 一走就是20余年
2017项目招引专题研修班举行
南苑社区开展寒冬送棉衣活动
【斗门】斗门:力推八大工程 建设美丽乡村
台州市第二季度文化市场暗访情况通报
德州市拟就机关事业单位节能出台管理办法
市科协党员志愿服务队——“衢州有礼,科普助力”
聚百年老院 谈40载变迁
西安实力圈粉 清华大学掀“西安热”
紧急提醒!5月29日起,这些行为会被永久封号!第一个你就常做...
逾不逾期他们说了算,“小额贷”公司被端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首批招商引资工作站
郑州路片区房屋征收工作正式启动 涉及3500户居民
台州开展“清河净河美河”集中月大行动
鹤湖学校赴石家庄参加2018年师生国际文化交流及外籍教师引智新项目学校工作会
“花间漫骑”引爆乡村旅游
高州乡贤为新农村建设助力添翼
武大门口有人坑骗赏樱客 警方现场抓获八名“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