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别慌神 公检法从不电话通知涉案 别贪小便宜 兼职刷单这事基本不靠谱

  3月5日,沈阳网警给学生们提醒:别管骗子耍啥花招儿,骗钱才是目的,所以在开学季,一定要小心“冒充公检法”、“兼职刷单”、“网络购物”等多发性骗局。
诈骗招数1:冒充公检法
案例:学生陈某接到一自称移动公司工作人员的男子电话,称事主的手机号码因非法发送短信要停机,怀疑被盗用,后帮事主转接到“广州公安局”。对方告知事主涉嫌洗钱,并给了事主印有本人通缉令的假传真,要求其转钱到对方指定的银行卡,最后陈某被骗11000元。
温馨提醒:公检法人员是绝对不会通过电话(更不会是手机电话)通知你已涉案,且电话根本无法做到直接转接。
诈骗招数2:网络购物
案例:学生刘某在一个叫“毒”的手机app内看到有人要出售一双球鞋,于是加了对方留的微信号买这双鞋。通过联系,双方谈好以3300元的价格成交。事主用手机转账预付了2100元,过后发现对方已经将自己拉黑,才发现被骗并报案。
温馨提醒:网购一定要通过正规网站和app软件进行,私下交易风险大。
诈骗招数3:冒充熟人
案例:学生王某在qq收到其同学a发来消息,称其在美国订了国内的机票,因为手机欠费,让事主帮忙付下钱,并提供了订票经理的电话。事主联系后,根据其同学在qq上提供的银行卡号汇款。事后王某发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28300元。
温馨提醒:大笔转账要谨慎,一定要与本人取得联系,谨防网络账号有盗号冒名诈骗。
诈骗招数4:刷单兼职
案例:学生丁某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刷单返利广告,加对方qq取得了联系,随后根据对方提供的链接,用微信支付进行刷单。事主完成任务后叫对方返利时,对方称要刷满20单才可以返利,在沟通无效后,对方将事主qq删除,事主遂发现被骗,共计损失599.98元。
温馨提醒:网络信息鱼目混珠,不法分子经常通过qq、yy、微信群、招聘网站等社交平台发布“报酬丰厚”的虚假招工信息吸引眼球。因此,找兼职找工作应通过正规途径,不轻信“回报高、收益快”的谎言,做到不转账、不汇款。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唐心萌

温州举行“6·26”国际禁毒日主题活动 奋力开创禁毒工作新局面
《汉川年鉴(2016)》获评省一等年鉴
部分特殊号牌和行驶证停用
蛇岛毕恒涛获评 “最美基层环保人”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创建氛围
遇事别慌神 公检法从不电话通知涉案 别贪小便宜 兼职刷单这事基本不靠谱
兰州交警打造智慧停车
科技治霾让湖城绽放最美的“衡水蓝”
省纪委副书记陈伟东到新会调研督导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阜阳市10万多名考生参加中考
山东省“齐鲁工匠”考察组到市环卫处调研考察工作
批次合并 高校录取分数将现“连锁反应”
傲腾智能加速黑科技,让传统机械硬盘媲美固态硬盘的存在
我省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秀洲区“道乱占”治理工作交流
我市实现省市“一张网”平台对接
鹰潭水环境治理综合规划汇报会举行
立冬时节 蔬菜“穿衣”
单指敲击60小时写下500字 脑瘫青年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市防震减灾局赴成都对接环成都经济圈片区震情监视跟踪区域合作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