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92万亩中稻丰收在望

开栏的话:
金秋是丰收的季节,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为展示秋粮丰收的喜人景象和千万农民增产增收的生动实践,展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举措和成效,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来自秋收一线的报道》。
眼下中稻即将进入秋收关键时期。今年以来,市农业部门坚持贯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要求,通过引进良种、强化田间管理等措施,全市中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在芜湖县六郎镇,农民吴承宝家80亩水稻已经陆续成熟。地里满是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压弯了腰。随着水稻收割机的阵阵轰鸣,金灿灿的稻谷装满了一条又一条编织袋。吴承宝看在眼里,心里乐开了花。种植水稻多年的他心里一估算,今年一亩中稻的收成大概在900公斤,比往年都要好,又是一个丰收年。六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唐宗阳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全镇每亩水稻预计可以增收15%到20%。
粮食产量大丰收,除了风调雨顺,各项农业政策措施的实行功不可没。为促进粮食生产,全市各级涉农部门每年开春全力备耕,保障化肥、地膜、农药和种子等生产资料货源充足。农业部门在大力推广水稻优质良种,增加稻米产量的同时,还重点抓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模式示范推广,促进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稻米品质逐步提高。大力推行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广示范工厂化育插秧技术。全市已建成育秧工厂158座,今年水稻工厂化集中育插秧面积将达到31.6万亩,带动全市机插秧面积达到46.6万亩。此外,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的运用,使化肥农药零增长,向减量使用发展,进一步控制了农药化肥残留,提升农产品品质。2018年全市安排专用品牌(优质水稻)订单生产面积30.3万亩,为我市种植业供给侧改革、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和全年粮食安全打下了基础。所有实行订单生产的基地与对应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实现优质优价,提高种植户收益。
根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市中稻、一季稻种植面积168.9万亩,较上年增加15.2万亩,其中中稻面积占55%,种植面积92.90万亩。在各项利农举措的合力下,预计今年平均单产528.10公斤,较上年增加2.0%。
(记者 柳青 储普查 通讯员 陈家明)

大庆又添两家网约车平台公司
镇长李惠明到樟罗、百果洞调研
本溪市“韩家民俗杯”创业创新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市无线电管理局:组织开展“五五节”通联活动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第二届“工匠杯”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在三间房车辆段隆重举行
全市92万亩中稻丰收在望
“极温电池”-55℃正常放电解决了高温、高寒环境无法正常充放电困扰
本报小记者活动通知
2018嵊州市举行体质健康数据上报管理员培训会 2018嵊州市举行体质健康数据上报管理员培训会
宁波高速路网将开启“两环十射”第二环
灌南县民政局科学谋划下半年民生民政工作
夯实产业基础 建设富裕家园
市殡仪馆迎接发改局物价检查
郑文聚脱贫
乘飞机违规使用手机女子被三亚警方罚500元
济南市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 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我市强化森林资源管护
清明扫墓临时公交专线首日运行平稳
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
[珠晖区] 湖北路社区开展“开心闹元宵,欢乐猜灯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