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为春节做点什么,不只是为了完成某种沉重的历史和文化使命,而是在呵护和参与一场盛大仪式的过程中,令自己的生活再多一些光亮。
如同一次先抑后扬的精心安排,经历了一个多年未遇的寒冬之后,临近春节之时,深圳又重回温暖。
与所有移民城市一样,每到春节,城市都会逐渐变得冷清,在这个时候,人容易生出许多复杂的情绪。也许你会心头一喜,感受到久违的悠闲、宁静与畅快;也许你会心中突然一空,格外想家、想念某个人;也许你会感到浑身充满能量,眼中满是希望和憧憬;也许你会特别想和那个年纪尚轻、稚气尚存的自己聊聊,但他只是从你身边匆匆走过,头也不回地消失在淡淡的阳光里……
春节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也是一次与数亿人有关的精神仪式。2018年春运,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30亿人次。回家过年,依然是国人最刚性的需求之一。在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年代,家人团聚是“奢侈品”,春节则是义无反顾地听从内心召唤的最好契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时期,外出打工让家与工作地远隔千里,过年回家依然是对团圆难得的某种补偿。但尽管如此,一些与过年有关的微妙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比如不少人开始尝试“反向过年”,远在老家的父母节前便早早动身,赶赴城市与儿女团聚;比如许多人选择在春节期间携家人出游,在旅行中感受亲情。对于一些90后、00后来说,春节更像是一次悠闲的假期,春晚的吸引力不如手游,年夜饭也未必比网络订餐更美味,随着一些极富仪式感的年俗淡出,文化意义上的春节正在式微,如果不是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辈牵引,许多变化恐怕还要来得更加激烈。
那么,当新世代渐成主流,春节究竟将往何处去?这是一个问题。在数十亿人次的周期性大迁徙依然存在的现实语境下,讨论春节式微似乎有些杞人忧天,但联系到众多传统节日已沦为消费节、购物节的事实,如何避免让春节成为与仪式、情感、传统和文化渐行渐远的苍白假期,确实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一谈到春节,我们总会飞快地搜寻记忆中的幸福。年三十的新衣和鞭炮,热热闹闹的年夜饭,用现熬的浆糊贴的春联,元宵节自制的花灯……这么多年来,我们念叨着传统,也在一点一点地消费和消耗着传统,直到时代已然骤变,我们发现某些传统在丰盈的物质与现代科技面前实已难以为继,但除了继续消耗和消费,我们似乎并没有为春节注入更多有价值的元素,过年的仪式感与文化魅力衰减,也就可想而知。
春节是中国人面向传统和文化、生活与命运的盛大仪式。人活着,需要仪式感加持。“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是会让平凡日子发光的魔法,是我们对庸常生活的复仇。仪式感可以是心不在焉的生活里一顿隆重的早餐,也可以是拮据窘迫的日子里一副暖心的对联。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为春节做点什么,不只是为了完成某种沉重的历史和文化使命,而是在呵护和参与一场盛大仪式的过程中,令自己的生活再多一些光亮。
守护春节,可以是给孩子讲讲过年的习俗和故事,读读与过年有关的绘本;可以是一家人一起买回纸墨,自己动手写上一副未必那么工整的春联;可以是开发一款极具时代感的、与春节传统有关的网络游戏;也可以是拍摄一部与“回家”有关的高水准影片……守护春节,需要个体、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社会原子都献出一点点,最终收获的就不只一点点。
正如指引人们回家的是那些看似琐碎却令人刻骨铭心的家庭小传统,春节之所以是春节,也是因为蕴藏在假期之中的仪式和文化。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却不是真实;把春节变成长假和消费,得到的是愉快,而不是愉悦。在这个除夕,除了美好的祝福,我们不妨也问问自己:拿什么献给你,我的春节。
居亚平:高水平建好平台 高质量推进发展
响水织牢保障网防止因病致贫返困
食品肉类公司多维度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青羊区]走进高校宣传落户政策 助力成都经济社会发展
市领导参加各代表团审议 致力绿色转型发展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拿什么献给你我的春节
山农大2018届毕业生档案查询上线
杨智主持召开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1-5月泰兴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8个
李水华主持召开练江综合整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
注意啦 这周末有大风降温
蚌埠“空巴通”上线 航空与公路无缝衔接
观山湖区:创新毒品治理体系 完善禁毒工作机制
宁德市法律援助中心上半年办理援助案件1119件
百余家公司二季度盈利提速 半年报业绩或超预期
徐闻举办“传承良好家风、远离毒品、共建幸福家庭”专题讲座
居民打开房门发现眼镜蛇与之对视 遂逃出家门躲在楼道
【体育局】烟台:共商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宣传工作
山西公布7月份经济运行“成绩单”
市市场监管委下发通知 彻查疫苗生产配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