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得太!乡村振兴的大西安样本


  周至县竹峪镇鸭沟岭村推进精准扶贫,贫困户资料被制成二维码,手机一扫便知。 记者 谢伟 摄
三府衙村 记者 张宇明 摄
长安区村民使用大型机械在麦田除草 记者 谢伟 摄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短短的5句话,是十九大勾勒出的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在这条道路上,西安已经稳健起步,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但在多年的努力实践中,一个村、一个产业、一个党支部、一个职业农民、一个扶贫对象、甚至是一位家庭主妇……在各自的领域里默默无闻地奋斗着,用勤劳、智慧、创新和坚韧,造就了乡村振兴的大西安样本。
  新农民
  g20农业部长会上的甜瓜就是咱种的
  此次农民节,阎良区武屯镇三合村农民邢国强被评为“西安十佳杰出农民”,他常说,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对得起父老乡亲的期盼。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走上富裕之路,让农民也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今年47岁的邢国强,外表朴实、为人诚恳。30年前,因为家里孩子多、劳力少,早早地就开始了务农,但他并未放弃学习,先后自学获得了中专、大专文凭,特别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上狠下功夫,成为远近闻名的行家里手。2012年邢国强获得“高级农艺师”资格证书;2013年参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结业;2014年获得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证书;2015年取得农业部颁发农民技师证荣誉证书。
  从事农业种植20余年来,他创造了多项领先记录,带动群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他创建的陕西省国强现代农业园区目前总规模6050亩,已成为集技术示范、成果展示、大棚种植、产品加工、有机肥加工等大型综合农业园区。园区所有果蔬产品践行“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双安双创”行动,获得国家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注册了“富秦”牌商标。
  “我们园区生产的甜瓜还被送到了g20农业部长会议上去了,可以说是给咱乡亲们争了脸,也给陕西、给西安争了光,让那些农业发达国家的部长们,也尝尝咱西安农民种出的瓜果是啥味道。”邢国强说,作为一名专门与农业、农产品打交道的地地道道的农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地种好,要保证生产出来的瓜果安全、优质、绿色、健康,对得起消费者;在生产中,也要尽最大努力地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近年来,邢国强的合作社先后被评为西安市“十优社”“陕西省百强示范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年销售瓜菜65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社员人均收入水平高出全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13.6%。
  【数据说话】近年来,我市不断增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了以“制度健全、产培结合、精准培育、塑造形象”为引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西安模式”,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这些扎根于农业农村的“大能人”已经成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力军。2017年,全年培育职业农民2162人,新增省、市级家庭农场7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66家。记者 赵辉
  新风尚
  红白理事会为婚丧嫁娶“瘦身”为村民“减负”
  在农村,婚丧嫁娶是一件大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几年一些地方出现了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陋习。然而,记者在周至县二曲街道镇东村采访时发现,这里正在兴起移风易俗的新风尚,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已蔚然成风。
  村干部及全体党员,宴请不得超过20席,群众不得超过25席,每席不得超过450元,招待桌及饭桌禁止放整瓶酒、整盒烟……在镇东村,红事热闹一天,白事三天办完,流程“大瘦身”已成为现实。近年来,镇东村设立红白理事会,持续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活动,婚丧嫁娶中的不良风气得到较大改善,移风易俗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丧事简办,喜事新办。”镇东村办公室主任杨武涛告诉记者,镇东村投资300余万元利用村内闲置空地,建设了1700平米的文化礼堂,为村民办理宴席提供方便。凡是按照村规民约办理宴席,礼堂免费提供场地、舞台、厨房、灶具、餐具和专业司仪等。红白理事会的日常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倡婚事新办。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型婚恋观,提倡量力而行,节俭消费。二是倡导丧事简办。提倡节俭吊唁祭祀,不大摆宴席、铺张浪费、借机敛财。
  除了对宴请价格和人数的限制外,镇东村还明确,早饭或招待用餐提倡自助餐,午晚餐必须控制在6个菜以下,婚礼、丧葬、孩子满月、主房立木可在理事会的监管下适度宴请,上大学、乔迁、立碑、过寿、老人过三周年、偏房立木等不超过3—5席。红白喜事宴请,事主请谁谁去,杜绝请一人去全家。
  “丧事办理都是一人一碗菜,一般是时令菜放点肉乱饨,馒头随便吃。”杨武涛告诉记者,村民们都很支持,大家伙儿都说:“白事一碗菜,能省一万块。”对老人厚养薄葬、教新人勤俭持家、杜绝铺张浪费物质攀比等,已成为该村群众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数据说话】截至目前,西安市共建成区县级以上文明村453个、文明镇20个,其中,全国文明村达到了15个。同时,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信用户的创建,也在掀起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热潮。全市各乡镇、村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已达4万多户,许多村子做到了“家家参与、户户挂牌”。记者 康乔娜
  新作为
  中国猕猴桃淘宝第一村“当家人”的生意经
  在周至县有个周一村,村子不大产值不小,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一穷二白,到2017年全村实现猕猴桃综合产值6000万元,呈现出“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的新景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猕猴桃淘宝第一村”。这个村子之所以发展这么快,离不开他们的致富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齐平。
  1998年,齐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和村支部一班人经过充分调研,决心引导群众发展猕猴桃产业。他身先士卒,冲在前面,率先在自己的承包地上栽起了猕猴桃,还发动本村党员种植猕猴桃,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几年下来,猕猴桃产值达到了“一亩园,十亩田”的良好效益。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群众看到了希望,猕猴桃产业也迅速成为周至农民致富的产业。村里猕猴桃产业形成规模后,齐平又在猕猴桃产业科学规划、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他跟随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团队远赴新西兰、澳大利亚考察国际市场,引进新品种,建立示范园,村上基本形成红、黄、绿三大品系猕猴桃产业,早、中、晚熟八个品种的格局,猕猴桃生产经济效益比传统品种高出3~5倍。
  随后,在吸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组建了西安市周一有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吸收群众1200多名,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组织起来,为群众提供生产管理、技术培训、果品销售、贮藏运输、包装加工指导和一条龙服务,走“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周一村生产加工的优质果品出口到俄罗斯、加拿大、泰国,使群众增收致富。
  周一村先后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西兰专家确立为院外实习季度和探索世界猕猴桃共性病理研究生产基地。2013年,以周一村为核心的周至猕猴桃产区成为中国航天系统直采基地。2015年,齐平积极跑省进市,推进“猕猴桃+互联网”模式,在周一村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在全市率先设立猕猴桃电子商务服务室,注册打造“周一村”“少鲜队”等猕猴桃电商知名品牌,同时主动适应电商物流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带领团队实施猕猴桃8s全程管理系统和质量安全生产示范村建设,在全县发挥了重要的带头作用。
  在齐平的带领下,周一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农兴村”先进单位、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市级“五个好党支部”、市级“五个好村党组织”。群众亲切地称他为产业致富的“领头雁”、为民谋利的“当家人”。
  【数据说话】近年来,在农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我市农村面貌、农业生产、农民增收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去年西安农民收入实现“十四连快”,达到16522元,增长8.8%,超目标任务0.8个百分点,增速连续八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总量全省第一。记者 赵辉
  新生活
  全省首个联村党委 联出脱贫致富新合力
  天然气进村入户、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风生水起……最近一段时间,周至县竹峪镇发生了一系列更加喜人的显著变化。2017年9月27日,周至县竹峪镇丹阳联村委员会(简称联村党委)成立,下联竹峪镇张龙村、丹阳村、鸭沟岭村、民主村、中军岭村、北西沟村和翠峰镇农林村7村,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形成了“一体化”发展理念,有效地将区域资源整合,形成发展合力,开创联村、联建、联产、联情、联心崭新局面。
  作为陕西省第一个村级联合党委,如何实现产业连片发展?记者了解到,联村党委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按照产业相同、地域相邻、取长补短、做大做强的原则,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做法,进一步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发展精品苗木花卉产业、提升猕猴桃等优质干鲜果产业,使之建设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五美建设”样板区。
  竹峪镇张龙村贫困户雷保友今年74岁,家中有9亩地,原先地里种的大都是杏树,市场效益不好,卖不出好价,收入低。自从把土地流转出去,让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后,雷保友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创办起了农家乐,不仅每年能拿到7000元左右的土地流转费,还把农家乐办的有声有色,增加了额外收入。
  “脱贫工作不能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必须把贫困户的脱贫与全村产业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一体思考、全面谋划,通过发展壮大产业,变外部‘输血’为自我‘造血’,实现村民脱贫致富、全村持续发展。”张龙村党支部书记张乃虎告诉记者,雷保友和其他农户流转出去的土地,是联村党委在产业规划中的一步棋。
  据介绍,联村党委立足实际情况,补产业发展短板,对辖区内的低产苗木地、闲散地和荒地进行流转,初步计划栽种3850亩精品苗木,聘请浙江苗木专家,在浙江和本地实地考察,决定在辖区内栽种红梅、早樱、桂花、红叶石楠、红枫、金叶榆等苗木品种,开创以苗木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以发展产业繁荣农村经济的良好局面。
  这样一来群众既从繁重的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还能掌握一定的苗木栽种技术,实现了输血到造血的有效转变,致富有了长足保障,不再“抱着金饭碗要饭”。随着苗木产业的全面发展,樱花谷、红梅岭、红枫岸、桂花坡等景点将相继被开发,有望实现苗木产业带动旅游开发,旅游产业助推苗木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数据说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西安在行动。去年以来,我市探索出“联村党委+集中连片攻坚”扶贫模式、蓝田县董岭村“三变”改革、“1+5+x”民情大数据地图、“十送”活动等创新做法,形成了特色亮点。其中,周至县竹峪镇通过成立全省首个联村党委,有效突破村域界限,流转土地3000亩,带动包括126户贫困户在内的群众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形成集中连片脱贫致富的格局。记者 康乔娜
  新风景
  垃圾分类处理 让小乡村“颜值倍增”
  白墙上五颜六色的农民画、灯杆上成串的火红灯笼、两旁一溜的白墙蓝瓦……3月的一天,记者来到长安区杜曲街道三府衙村,到处透着农村的古朴和新春的喜庆,村民自觉的垃圾分类处理,也让这个美丽乡村“颜值倍增”。
  沿着“景观长廊”细看,家家户户门前的花花草草都用蓝白相间的小栅栏围成整整齐齐的一圈,紫薇花、玉兰花、迎春花在院墙内外竞相开放,街道路面也是干净整洁,一个个绿色分类垃圾箱“守护”在院门跟前。
  “看到村里街道干干净净,谁还好意思乱扔垃圾。”三府衙村村书记梁林华说,为了彻底提升村里的环境卫生,还为全村670多户村民配备了分类垃圾箱,引导村民分类处理垃圾,自觉维护公共环境。
  为了鼓励引导村民自觉将垃圾分类处理,村里为大家印制了宣传画册,将垃圾分类的宣传画绘制上墙,还在“五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条件里加上“垃圾处理是否规范”这一条,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保洁员的垃圾清理工作越来越轻松。“因为大家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都在家门口进行了分类,我只要统一收集,很快就能将垃圾清运完,不用二次返工。”保洁员刘小娟说。
  会腐烂的垃圾可以用作农田堆肥,可回收的垃圾出售给物资回收站,其它垃圾投入附近的密闭式垃圾集装箱,按照“户集、村收、街转运、区处理”的模式进行无害化处理。“新的垃圾处理办法,让村里垃圾周转站的变化最大。”村委会主任孙卫勃说,以前垃圾周转站污水横流、蝇虫乱飞,现在干干净净,行人再也不用掩鼻而过。
  新习惯带来新生活。今年春节期间,热闹的社火表演以漂亮整洁的村道为背景,老习俗搭配新面貌,吸引好多路人停下车来拍照。如今村边的潏河河道风景优美,村民经常去晨练健身,今年将在村里文化广场安置休闲座椅,新建篮球场,并种植600棵桃树,春季赏花,秋季收获。
  【数据说话】去年,我市以农村环境整治和五个美丽建设为突破口,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提升。全市已累计启动美丽村庄建设172个、生态村庄建设481个、清洁村庄建设789个。记者 高乐

乐山开展省一体化政务服务2.0平台试点上线培训
中央宣讲团在山东举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
龙岩市高位督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人社局:常州市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李伦兵到合浦调研时要求
美得太!乡村振兴的大西安样本
时评:该来的终归来了 网红严书记栽了
爱奇艺昨美国上市,市值超过130亿美元
我市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
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部署暨政策培训会议召开
儿童智能手表的辐射是手机的上千倍?广州质监告诉你真相
3月25日起惠州机场新开10条固定航线 航线增至24条
以标准化加速自动驾驶发展
2017年全市水利投资首超百亿元
绍兴图书馆首次发布全市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
夏德仁率驻辽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团来宛 加强交流合作 推动乡村振兴
连轴转!习主席的一天这么过
2018年齐齐哈尔市少年冰球锦标赛开赛
大庆三大企业招196人简历投递时间截至元旦
尹力出席中国电子成都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建成点亮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