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县乡“分灶吃饭”改革激活乡镇财政 增收近三成


新华社沈阳8月27日电(汪伟 丁非白)“全省所有的乡镇均完成了国库的设立、恢复工作,1-7月份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8%……”辽宁省财政厅近日拿出乡镇财政的“半年报”,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县乡财政体制改革。
近年来,辽宁省在以彰武县为代表的部分市县探索县乡财政“分灶吃饭”改革,并于今年在全省推开。改革打破过去县级财政为乡镇财政兜底的模式,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部分税种下划至乡镇,赋予其财政和工作的自主权。
据辽宁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有县乡财政体制对保障乡镇政权正常运转和各类支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体制僵化、部分市县统得“过死”等问题也导致乡镇财政保障能力弱化。“改革后,乡镇活力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一张纸两面用;冬季为了节省取暖费,三层的办公楼办公人员挤在一层……作为率先探索改革的彰武县,乡镇首先在节流上下功夫。“县里不兜底,咱自己得把账算细了。”大德镇镇党委书记段文刚说,除了节流,乡镇更重要的是大力招商开源。
正如段文刚所说,今年以来葫芦岛市绥中县沙河镇党委书记李军就没闲着,了解本镇企业纳税情况,调查闲置土地,研究招商引资上项目。不久前,沙河镇就利用废弃加油站和废旧厂房,引进了加气站和玉米深加工项目,年底能新增收入60多万元。“不琢磨不行啊,现在‘分灶吃饭’了。”李军说。
据辽宁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乡里没有建设用地指标安置项目问题,设立“飞地”等配套改革也在推进,乡里可以将项目安置在县里成熟的开发区,实现的税收由开发区与乡镇按一定比例分成或全部留给乡镇。此外,辽宁明确了乡镇与村之间的收入增量全留或分成政策,村干部请能人回乡、企业进乡、项目留乡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乡村振兴的“地基”不断夯实。

保护历史建筑 延续城市文脉
深化改革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示范区晋中开发区2018年首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
岭东区组织考察团到饶河县考察学习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
汤山最大矿坑今年10月将变身温泉生态公园
辽宁县乡“分灶吃饭”改革激活乡镇财政 增收近三成
天气:津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启动Ⅱ级应急措施
鹤峰县走马镇举办庆“三八”暨乡风文明共建联谊会
“多彩世园号”今日启航首飞重庆 你想和彩绘机来次“偶遇”吗?
泰州供电公司2018年10月27-28日计划停电公告
报告!亳州名优农产品准备就绪 即将“闪亮登场”
溆浦: 禁毒宣传进校园
市工商局开展互联网“净网雷霆”专项行动
【2017梅州记忆】2017十大新闻人物
全省首个苹果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在白水成立
摄影名家鲍昆做客宁波书城
北京市朝阳区“留白增绿”成新景
如何延缓“老年痴呆”? 警惕不正常“健忘”
潍坊市人民医院孙作成获巴基斯坦医学最高荣誉学位
长虹华丰携手史密斯英特康开拓航空和铁路连接器市场